《狼圖騰》讀后感
撰寫人:曾曉蕾 10級教信新聞七支部 xx2806042
圖騰,源出印第安語,表意為“他的家族”,因為古時候人們往往以某種動物、植物或其他物體作為家族或部族的標志,后來“圖騰”逐漸演化成一個具體的信仰、一種對象明確的崇拜。
《狼圖騰》是一部以蒙古草原狼為敘事主體的小說。全書由幾十個有關狼的故事有機連貫組成,情節曲折緊張,場面宏大神奇,有大青馬勇敢鎮靜地獨闖狼陣,狼口脫險;有人與狼的殊死較量,相存相依;有作者千辛萬苦喂大的小狼,狼性不改;以及小狼非凡的命運和悲壯的一生……
作者姜戎是一名插隊內蒙古邊境額侖貝爾草原十一年的北京知青,在草原生活期間,對草原狼、蒙古民族有了深入的了解,也為狼的精神和草原民族的真性情所感染和震撼。
狼的團隊和犧牲精神
我們經常引用的一句話是:我們都不是三頭六臂,做不完所有的事,所以很多事情需要大家一起來努力協作 。說,容易;做,難…… 我們也經常在倡導“雷鋒精神”,也時常在表揚一些人,為什么呢?因為我們大多數人沒有去做……
團隊精神,是被證明了的,現代社會發展最快的基石。 說說容易,要大家都做到,太難了,從自己做起吧!想想,狼為了其他的同伴能夠吃到羊,而甘做梯子,讓其他的狼從自己的背上“飛”入羊,這正是所提倡的團隊精神的表現,我們甘做人梯的榜樣,也是我們建設和諧社會必須擁有的可貴的犧牲精神。
倡導競爭與和諧
競爭讓社會進步,同樣會讓人進步;沒有了競爭呢?沒有了競爭不代表你的周圍沒有“狼”,所以當你變為你羊的時候,狼是不會放過你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比如,高考,你會落后于別人,工作你會落后于別人,企業會有倒閉,國家會有被侵略…… 但是真正認識的人有多少?在認識到這些的人去為自己或者自己所在的團體去拼搏的人有多少?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很多的人、企業,在我看來,安于現狀,缺乏拼搏的精神,缺乏對敵人競爭的意識,在他們的頭腦中根本沒有敵人這個概念,所以表現出來的是“羊”性,沒有狼性。
對于和諧,我不想說的太多。人類破壞大自然的事太多了。文明建立,和諧破壞。但是人類在認識到這些的同時,為和諧做的工作是在是太少了。破壞容易啊!兒我們又為我們的家園做了什么呢?黨中央在提倡建設和諧時候,轉推而建設和諧世界,讓我們人類的家園更加貼切自然,貼切和諧,但在這和諧建設的開始,我們不應忘記還有那么一些人在與這個時間背道而馳,與這個和諧世界背道而馳,這就警醒我們在建設和諧世界時,不應放棄我們的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