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班級專題報告有感
文/朱
一開始打開素質班的網站,看到里面如此之多的專題報告,一下子感覺腦袋上有很多星星在飛。說實話,我不是一個適合靜下來看內容很深的東西的人,我也一直不愿去探討隱藏在文字下的實質。但,沒辦法,鼓起勇氣,我還是看了。看完專題報告一,我腦海中出現的一句話就是:與素質班的每一次碰撞,都會給我無窮的驚喜。然后,我花了一下午時間坐在宿舍看完了學長提出來的五篇,然后開始敲鍵盤,寫下這幾篇專題報告帶給我的感想。
從xx年五月到今天,風風雨雨,素質班已走過將近八年光景。我一直在想,什么樣的毅力才算得上是堅持,什么樣的行為才算得上是夢想,然而,在宋老師的專題報告里,我看到了。八年四屆,風雨無阻。記得曾經在一位學長的博客上看到這么一句話:如果五年后你在做的事依然是五年前你想做而且現在正在做的事,那么不管結局如何,至少你都是一位成功者。
第一屆素質班學長趙在宣講會上說到: 今天,你們在這里接受素質班的挑選,我想,如果你們能被選中,兩年之后,你們會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更加堅定今天是個明智的選擇。到那時,我想你們每個人都會成為非常優(yōu)秀的素質班人,成為一名合格的、驕傲的素質班的學弟學妹。
其實在這一個月里,我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力量讓我把自己推向素質班的舞臺,我又為什么要來到素質班。我想,一方面,來自于素質班“提升自己,影響他人”的宗旨,酒好不怕巷子深,之所以我們都抱著期待來到素質班,必然有她獨自值得我們期待的地方。另外,作為很多不知道大學要干什么的我們,忙起來,學起來,快樂起來無疑給飄搖在半空中的我們一個歸宿,一句簡單的話語,可以淋漓盡致的詮釋心中所追求的的東西。
第四屆素質班副會長游在宣講會上說了亞里士多德的一句話:播種一種心態(tài),收獲一種思想;播種一種思想,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心態(tài)、思想、習慣、行為、性格、命運,這個過程,就是我們培養(yǎng)和提升素質的全過程。性格決定命運,態(tài)度決定高度。一個人的一生有無數行為過程,但是行為優(yōu)秀不是真正的優(yōu)秀,只有習慣的優(yōu)秀才是真正的優(yōu)秀。
是的,真正的優(yōu)秀,不是行為,是習慣,而習慣的開始,便是態(tài)度。
一開始,我也在想,為什么會有這么苛刻的20條,原諒我這個還在素質班門外的人,只能用苛刻來形容自己不理解的事物。然后,在現實生活中,朋友告訴我,據科學分析,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只需要21天。21天的堅持,換來終生的習慣,我想,沒什么不妥。其實很多東西,說到堅持或許真的很難,但如果你想改變,并且一天天去改變,也沒有什么難的不是么。
關于20條。其實一開始,雖然覺得20條有些苛刻,但說實話,我覺得做起來應該很簡單。但事實告訴我我實在是太天真了。每天躺下之前我都會告訴自己要早起,要去看湖經第一縷朝陽,要追尋她的腳步來找到自己的方向,往往結果都是鬧鐘響了一次又按了一次。有人說,對于有夢想的人,叫醒他的不應該是鬧鐘,我不禁想問自己,是因為沒有夢想還是因為沒有堅持。
在素質班里,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一個人可以走得更快,而一群人可以走的更遠。石頭哥哥的《摸著石頭過河》中有一小節(jié)的標題是“慢一點——走得越快,越容易摔”。我想這兩句話的內涵是不謀而合的。之前也一直喜歡一個人跑騰龍,雖然總是可以跑完,但結束后也總覺得哪里空空的,然后這段時間和素質班在一起,每次結束后看到大家聚在一起的時候,心里也會有種成就感,看到國旗升上去的那一剎那,也會有無盡的自豪感:這個周的起點上,我和xx班,和朝陽,和國旗同在。
記得第一次晨跑學長說到:你不夠優(yōu)秀是因為你不夠痛苦。當大學的碌碌無為代替了當初的雄心壯志的時候,我們只會抱怨,在抱怨過后慢很多人開始哀嘆,覺得這么多年,我們打著上大學的口號被一代代老師摧殘在教室書本里,卻很少有人用行動來證明自己不虛此行。然而,從xx年到今天,素質班用她的行動告訴我們:只有不能戰(zhàn)勝的自己,沒有不可到達的遠方。
“聚是一把火,散是滿天星”。宋老師用一個“真”字詮釋素質班。記得在初試的時候,我用了三個m來形容素質班,看完了這些專題報告,我突然想將她變成4m——team 、home 、room 、dream。
team:素質班作為一個集體,肯定是以團隊為先。團結、友愛、互助。team這個詞,剛好詮釋了“聚是一把火”的真諦。
home:就想我在申請書中寫到的一樣,大二了,總是感覺該給自己找個歸宿,一個家,家中有愛,有信任,有安全感,有一切我需要以及我想要的溫暖,我相信素質班絕對有這個魅力,不然又為什么那么多人從全國各地歸來只為一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