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學習專業課
還有就是臨摹,包括素描、色彩、速寫。我在遇到問題不會畫的時候就是去臨摹,臨摹是最直接的學習方式,不僅鍛煉造型能力,而且能更好的理解一些用筆,和吸取一些自己還沒有意識得到的東西。
二.刻苦練習是學好專業的前提
畫畫是一門技藝,既然是技藝,就有兩個要素:一是質量,畫啥像啥;另一個就是速度,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作品。要想達到這兩點,除了對美術的理解和感悟之外,還有勤學苦練,別無他路可走。兩年來,我每天練畫都很投入,下午放學后,去買個煎餅果子,然后就回到畫室練畫,晚上放學回到家里,還要畫上二、三個小時,有時候畫興奮了,就能畫到凌晨,爸媽讓我早點睡,可是畫進去了,就很難收住筆。就這樣,每天都會有所收獲,時間長了,畫起來就很順手,老師曾告訴我們一句話,昨天一點點,今天一點點,明天就不是一點點了。這就說明畫的質量是需要一定的數量的積累。這就是哲學上所說的量的變化必然會引起質的飛躍。
在放暑假的時候,學校組織同學們去綏中寫生,那里的風景很美,很吸引人,我覺得,這是我學習畫畫非常好的機會,我很珍惜在那兒的每分每秒。在河邊畫色彩的時候,大家三五成群地集中在壩上或水邊,而我為了不讓別人打擾,選擇了一個離路邊很遠的小河灘,那里雖然烈日當頭,不斷的有蚊蟲光顧,但卻很靜,使我不受任何干擾地完成了作品的創作。早晨我很早就起床,來到小河邊畫早晨的青山、旭日和晨霧。傍晚,我獨自一人來到山下,畫天邊的晚霞,畫夕陽的余輝,中午和晚上我不能到室外,我就在屋里畫速寫。在綏中永安的三天里,我共畫了8張色彩、26張速寫,用紙和筆記下了那段短暫的美好時光。三天,在人生命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一瞬,但在我畫畫成長的畫卷上卻留下了濃重的一筆,至今回憶起來還記憶猶新。
寫生回來后,正趕假期,我想如果這半個多月的時間不拿畫筆,開學回來以后我將有一周的恢復期,這樣一來我就白白地浪費了二十幾天的時間,兩年半的專業學習沒有幾個二十天,于是我向校長申請,想到學校里練畫,開始校長不同意,后來我就蹭到高三同學的畫室,和他們一起畫,我的誠心感動了“上帝”,校長最終同意了我的申請,于是我在學校的畫室里度過了一個暑假。
上高二以后,對專業知識的需求量逐漸加大,我非常珍惜每一節課,因為,沒有多長時間就要統考了,高二年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老師告訴我們,這個階段要把專業水平達到一個高度,在高三集訓的時候才能穩定和提高,這樣在將來考試的時候就會很有把握,并能取得很好的成績。所以更應該刻苦訓練。于是,我抓緊一切時間練畫,寒假的時候,我曾不止一次的到野外,畫蒼茫的山,畫祥瑞的雪。手凍僵了就放在袖筒里曖一暖,腳凍疼了就在原地跑幾圈。初春時節,天氣雖然漸暖,但早春的寒意還是咄咄逼人,盡管如此,我還是利用星期天的時間到東湖,一個人悄悄地躲在河邊寫生。
我不僅在錦州寫生,有時還去外地寫生,由于父親是位貨車司機,可能有點方便條件,有時父親去外地送貨,我就順路搭車。他卸貨,我去寫生,寫生完畢再搭車回來,兩年來我去過山海關、北戴河、北京等地。
二年來我在畫畫上取得了一點成績,多次受到學校和老師的好評,但我距高考的要求還有很大的距離,特別是文化課的學習還有很大的差距,下一步我在保證練畫的基礎上,重點加大文化課的學習。爭取明年的這個時間以優異的高考成績向老師、家長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