軋鋼廠安全生產事故綜合應急預案
④傳動區域設立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
⑤傳動部位檢查、檢修時,必須停機進行,檢修作業認真執行掛牌制,并做好安全簽字確認。
⑥嚴禁任何人在任何情況下跨越生產線輥道。
3.4危險辨識與事故處理
①發生事故后,應立即對事故性質做出危險程度的辨識,按《關于事故上報程序及處理的相關規定》執行,并做好防范。
②調度及作業區配合,組織無關人員撤離現場至安全地點,設置安全警戒線,確保安全通道暢通。
③搶險人員立即對傷者進行救護,送往醫院或等待醫護人員到來。采取停機處理,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查找事故原因,并進行相應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④通知作業區清查所屬當班人員,做到不漏一人。
⑤應急救護人員按職責劃分,進行準備工作,確保救援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
3.5事故應急救援的保證措施
①參與救援人員必須佩戴好安全防護用品,服從統一指揮。
②救援人員使用的工具必須完好無缺陷,相互配合密切,步調一致。
③在應急救援過程中,嚴格執行《聯系確認制》,防止發生連續性事故。
④如需與吊車配合救援時,必須規范操作。
3.6事故后的恢復程序
①事故發生后,應急指揮部成員立即趕到事故現場,根據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做出相應的應急決定,并命令各應急救援隊展開救援,如事故擴大,應請求支援。
②生產科、設備科、技術科、安全保衛科等職能部門應立即成立事故調查小組,對事故原因展開調查;特、重大事故積極配合上級部對事故進行調查。
③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生產科及調度室組織事發作業區及維檢站,按搶修指令,迅速進行設備搶修,控制事故以防事故擴大。
④當設備搶修結束,確認事故得到控制,確定現場無任何危險因素時,由調度室統一指揮恢復生產。
4、觸電、電弧灼燙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
4.1事故類型和危害分析
在鋼坯軋制過程中使用電氣設備時或由于檢修電氣設施及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存在著觸電、電弧灼燙等事故的潛在危險,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進行應急救援預案編制。
4.2危險目標分布
危險源數量:8處,分別為:
一高線高、低壓室,電纜夾層;
一棒材高、低壓室,電纜夾層;
帶鋼高、低壓室,電纜夾層;
二棒材高、低壓室,電纜夾層;
二高線高、低壓室,電纜夾層;
三高線高、低壓室,電纜夾層;
四高線高、低壓室,電纜夾層;
1780帶鋼高、低壓室,電纜夾層;
電氣系統危險源統計表
4.3預防觸電、電弧灼傷事故的安全措施
(1)、電工作業必須遵守《電工安全操作規程》、《電氣設備安全規定》的相關內容執行。
(2)、電氣人員必須身體健康,經國家專業培訓,持證上崗。
(3)、電氣設備、線路必須絕緣良好,安全可靠。
(4)、電氣設備的安全外殼、金屬構架,必須采取保護性接地(零)的措施。
(5)、定期對電氣設備、線路進行全面檢查、維修、測試和保養,發現事故隱患,及時整改。
(6)、雷雨天,不得進行室外的電氣作業。
(7)、工作行燈電壓應低于36v,在容器內或潮濕場所,行燈應采用12v以下的安全電壓。
(8)、手持電動工具的開關應無失靈、缺損、破裂,防護罩、蓋等夫變形或松動;無三項插頭的連接線不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