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檢察官的青春中國夢(先進集體事跡)
讓青春在為民愛民中筑夢
----靈壽縣人民檢察院青年檢察官追夢實記
在靈壽縣人民檢察院活躍著這樣一群檢察官,年齡35歲以下,朝氣蓬勃,活力四射,不是快速穿梭于辦案區,就是奮筆疾書于辦公室,或者就是走訪于鄉下民間。他們,就是靈壽縣人民檢察院近幾年陸續新招錄的青年干警們。
這批青年檢察官大多都是異鄉人,或者拋妻離子,或者孤身一人,為了檢察夢和人生夢,扎根奮斗在靈壽縣人民檢察院,在為民愛民中,在檢察事業中,追夢、筑夢、圓夢。
從心高氣傲到腳踏實地
“院里的這些年輕人,要論學歷都很高,但來到咱們靈壽這片窮鄉僻壤,能真正把心沉下來?能真正把百姓放在心上?”幾年前,一位老同志面對新進干警曾這樣感慨。
面對先輩們的種種猜疑,雖然不能全部肯定,但是有一點不得不承認,這些青年干警骨子里確實有一些心高氣傲,他們懷揣著滿腔熱血,打算用自己滿腦子專業的法律知識大干一場,覺得自己幾年的知識積累干基層這些活兒是小菜一碟。但,真正接觸工作之后,才發現,現實的打擊讓高傲的年輕人措手不及。
“我不想聽這些生硬的法條”、“我受了冤屈你們得解決”……面對情緒激動的當事人,一肚子的法律法規也幫不上忙,最后還需要老同事解圍。“這些老同事截然不同,不見他們說了多少專業的法言法語,可是一杯茶,一句問候,就能讓來訪群眾情緒平穩下來。”經歷了種種實踐,一些青年干警開始恍然大悟,理論和實踐確實存在很大差距,他們一點一滴積累了經驗:“只有設身處地,腳踏實地,從群眾的角度思考問題,才能得到群眾的信任。”
他們開始慢慢去除一些“小性子”、“硬脾氣”,靈壽縣檢察院黨組也通過定期組織支部會議、集體黨課、舉辦實務研討、“青年講堂”、學術論文交流會等活動,引導他們將自身的活力激情匯聚成執法為民的正能量。如今,這些青年干警們都沉下心,不貪大、不圖功,踏踏實實的做好每件小事,他們意識到,要想在檢察工作中發揮更大的能量,就必須先做好一顆螺絲釘。
群眾需求是第一召喚
“我們想邀請檢察官為企業的廣大員工講解一下勞動合同、安全生產等相關的法律問題”;
“我們在檢察辦案中發現,近期來,青少年犯罪現象頻發,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極力遏制青少年犯罪”;
......
這些送法進企業、送法進學校、發送檢察建議等行動是靈壽縣檢察院檢察官們最為平常的活動。
不顧路途遙遠,一路顛簸上百里,深入到靈壽縣的深山老區,挨戶慰問老黨員,并幫助他們打掃衛生、噓寒問暖;千方百計深入農村,與困難戶結成幫扶對子,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并針對農村出現的一系列現實問題極力解決,堅決維護農民利益;為了促進廉潔自律,有效預防職務犯罪,定期與轄區多家單位開展預防警示教育共建活動,有針對性地開辦法制講座;為了維護校園和諧,為青少年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主動擔負起校園法制輔導員的職務,為學生做講座、送書籍等等,上述這些行動中都活躍著靈壽縣檢察院青年檢察官們耀眼的身影。
群眾需求是第一召喚。就是在一次次走近基層百姓、解答群眾疑惑中,青年檢察官們了解了百姓訴求,培養了群眾感情,一心為民的情感也深深融入日常執法辦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