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論述心得體會
xx年12月1日星期日晚上,中國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頭條播發了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的《關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論述摘編》一書出版發行的消息。該書共分8個專題,收入了最近一年間關于“中國夢”的146段論述,是“中國夢”思想提出以來的首次文件匯編和思想總結。筆者認為該書的出版將有助于外界加深對中國夢內涵與實質的理解、增進對未來中國政治與經濟發展路向的認知。
“中國夢”是xx年11月29日,在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的重要思想,xx年3月兩會期間,再次強調中國夢的基本內涵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巧合的是,就在論述發表前一天的11月30日,察哈爾學會公共外交年會北京在“中國夢”提出一周年之際以“與世界共享中國夢”為主題,對中國夢的內涵與意義、中國夢與國際傳播、中國夢與公共外交的關系等在全國政協禮堂展開了全天的深入探討。筆者認為,作為新時期中國治國理政的核心理念,“中國夢”的思想對于當前及今后中國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中國夢”一方面是系統的國內工程,宏觀層面上強調的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認為要實現中國夢就“必須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微觀層面來看則要關注人民幸福,讓國民生活的體面而有尊嚴。另一方面,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還與世界的和平發展與繁榮進步息息相關,中國夢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夢都是相通的。
歷史悠久的中國曾經在漫長的人類社會發展中走在世界文明進程的前列,但是近代以后由于特定的歷史原因,中國開始落后于世界先進文明,積貧積弱的歷史現實讓中國在面對國內發展需求和國際責任擔當方面逐漸力不從心。
1949年以后,中國在積極探索發展道路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遭遇了較多的曲折。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確立了改革開放的政策,三十多年來的發展證明,這一政策對于中國的發展是有效的,同時也給世界同類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經驗借鑒。目前,中國在政治上已經成為一支地區性乃至全球性的重要力量,xx年經濟總量也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這一切都讓中國為世界矚目,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中國初步實現了自己的“強國夢”。
指出“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最終的奮斗目標”。聯合國開發計劃署xx年的《人類發展報告》中曾指出中國是近40年來全球人類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中國的發展讓億萬中國人受益。目前,中國的人均年收入已經從1979年的185美元上升為xx年的6100美元,收入的增長提升了中國人物質生活水平的同時也大大的豐富了精神文化生活。體面而有尊嚴的生活對于每一個中國人來說已經從不可企及的夢想逐漸成為真實的存在。普通民眾中國夢的實現是對中國夢最好的注腳,也是最給力的國家營銷。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文章匯編
中國自身的發展不僅為本國人民創造了更加體面的生活,也為周邊國家乃至整個世界提供了諸多利好。中國模式、中國道路以及中國共識等概念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海內外媒體語匯中。作為東方的文明古國,中國歷來有著兼容并包,海納百川的天下情懷,中國的發展并沒有給世界造成威脅,中國的發展為世界提供的是機遇,是經驗和模式選擇。在中國的外交話語中,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是永恒的話題,“中國夢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