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制實施和各項目標完成情況自查匯報
經環境保護部核定并向我省通報,XX年上半年,全省化學需氧量排放量25.25萬噸,比XX年上半年削減5568噸,削減率為2.16%,至XX年上半年累計完成減排目標的97.33%,預計至XX年底能完成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比XX年削減10.6%的目標;二氧化硫排放量25.22萬噸,比XX年上半年削減5782噸,削減率2.24%,至XX年上半年累計完成減排目標的234.82%。
(二)全面推進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
第二項具體責任目標:確保116個《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XX年)》(以下簡稱《規劃》)中重點建設項目基本建成并投入運行。
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是明確責任,強力推進。我廳會同省發改委等部門,制定了《XX年黑龍江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項目建設推進工作方案》,并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轉發。分別組織召開了松花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和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項目專題推進會議,通報了全省《規劃》項目進展情況,進一步明確各部門責任。在省政府及相關部門推動下,各市地積極行動,開拓創新抓項目推進,極大地加快了規劃項目建設進度。
二是各司其職,包保推進。我廳制定了《省環境保護廳松花江流域污染防治規劃項目建設包干推進工作方案》,成立由廳領導任組長,主要業務處處長任項目負責人的項目推進組,對規劃項目存在問題的地市采取“廳長包地市,處長包項目”的辦法,大下基層,深入地市,現場辦公,全力推進,確保按時完成規劃項目建設目標。通過包干推進,各地都積極行動起來,《規劃》項目建設進度明顯加快,項目建設進入了全速推進的階段。
XX年1-9月份,我省列入《規劃》的116個項目,除8個調整項目外,已建成102項,在建6項。在建的6個項目中,有2個項目完成主體。項目計劃投資75億元,到位資金64億元,其中:中央到位資金近24億元。累計完成投資60億元。預計XX年底,《規劃》項目可全部建成。
(三)繼續實施生態環境建設保護工程
第三項具體責任指標:推行“一河一策”綜合整治方案,逐步消除劣五類水體,促進支流水體改善。
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是繼續實行跨行政區界斷面水質考核、河流水質“黃橙紅”三色警戒制度。認真調查了全省重點河流基本狀況,以“末端反推法”科學確定每段河流使用功能和水質目標,實施“一河一策”管理模式。對污染較重的阿什河、安邦河、呼蘭河、安肇新河、鶴立河、穆棱河等主要河流試行“河(段)長制”。相關市(縣)的市(縣)長是本轄區河流的河(段)長,對污染治理和河流水質負責。
二是建立了水質異常會商制度,一旦發現出境水質異常,立即查找原因,鎖定污染物排放源。建立定期例會制度,對污染河流進行環境綜合整治,實現上下游同治,促進流域整體水質的改善。在東北四省(區)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合作框架下,加強地市之間與相鄰省份環境保護部門、流域管理機構的協調合作,強化污染聯防,及時通報水質、水量和水庫調度情況。
XX年1-9月份,松花江水質持續穩定改善,斷面達標率達58.2%,同比增加12%;同江出境斷面高錳酸鹽指數達標率首次超過90%,達到92.1%。跨行政區界水質考核結果顯示大興安嶺、伊春、佳木斯、七臺河和鶴崗等5個地市出境水質全部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