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學評估自查報告
4、推進評價改革,利用評價促進學校整體發展。
推動新課程改革的工作中,我們大膽嘗試,積極推進評價改革工作,利用評價改革對學校的工作進行全面提升。在工作中不斷完善評價機制,對教師、學生進行綜合的發展性評價。我們建立了教師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制定了量化考核標準,把對教師的考核重點放在能否真正的為學生服務,能否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上。根據教師的工作情況,從備課、上課、作業、教研、學習等各方面進行量化考評,并且,每學期都制定相應的量表,通過對家長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對教師的工作效果做出全面的評價。年終通過教師自評、互評加上學生評等多方面對教師評價,結果客觀、公正,極大調動了教師教學工作的積極性,使教師能認真履行自己的崗位職責,完成好自己的工作任務。對于學生,各學科都制定了學科評價表,從兒童發展的三維目標,科學地評價學生,改變了過去一張考卷定好壞的舊的評價功能,將評價由過去的甄別、評優式變為現在的以鼓勵性、促進兒童發展為主的過程性評價,為每一位學生建立了成長記錄袋,袋中裝有孩子們的作業和作品,有家長、老師、同伴對孩子的鼓勵與支持,既有成長的喜悅,又有失敗的教訓,見證了孩子的成長的足跡。期末時,我們教師為學生們寫下的一句句親切的交流式的評價已經走進了每一個學生的心扉。在作業和考試方面,嚴格按規定減輕學生負擔,增加趣味性,客觀的評價學生的作業及考試成績,努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正確對待學習成績。在課題中,我校又申報了《如何建立評價體系,促進學校發展》的課題,準備進行深入的研究。
四、強化教育科研的核心地位,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教改新路。
強化教育科研的核心地位,構建群體意識,形成科研合力,達成只有研究才有進步,只有創新才有發展的共識。使教學研究既來之于教學實踐又付之于教學實踐,我校近兩年來課題的研究工作頗有起色,從XX年第一個區級語文課題《小學語文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與研究》順利通過區級驗收,并被評為區級課題一等獎后,我校到目前已有市級課題14個,省級課題兩個,學校領導人人有課題,教師70%以上都參與課題的研究,結合日常教學中提升出來的實驗研究課題,不斷總結和積累成功的教學經驗,積極推廣已取得的研究成果,開啟新的實驗課題,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教改新路,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在科研這條路上越走越寬。
五、展示亮點,辦特色學校
我校地處城鄉結合部,無論在生源還是學校師資環境上都不具備優勢,如何利用現有資源,更好地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是我們經常思索的問題,我們制定了“抓亮點,辦特色”的工作方針,有的放矢的開展工作,我校的英語教師多而且水平高,我們充分利用這一點,從幼兒開始就開設英語課,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節活動、英語競賽等,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我校的心理咨詢室的創建在我區是處于前列的,婁娜老師的星星知心報和星星知我心信箱成為孩子們喜歡的心靈港灣;每學期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請家長走進課堂,感受新課堂中的快樂學習的氣氛,教師們精彩的講課,學生們良好的風貌,讓家長贊不決口。
總之,我們小學正以其青春的朝氣,腳踏實地的工作一路走來,我們相信,未來的小學會以更加蓬勃的、更優秀的面貌呈現在大家面前,我們的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