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校務公開自查報告(通用3篇)
中學校務公開自查報告 篇1
學校推行校務公開工作是新形勢下學校加強民主政治建設的具體舉措,是全面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實踐,是建立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我校以對內強化民主管理,規范校務運作程序;對外強化管理公開,增強透明度,自覺接受教職工、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監督為指導思想,積極開展校務公開工作。根據武漢市江夏區教育局夏教辦[]4號文件,《區教育局關于深化推進校務公開工作的意見》的精神,堅持“事前公開、流程公開、結果公開”的原則,積極推行校務公開工作的民主管理,促進了廉政建設、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加強了民主監督,形成我校良好的工作作風。現將我校校務公開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健全領導體制,構筑保障體系
我校成立了強有力的校務公開領導小組,
組長:(校長)
副組長:(書記)(工會主席)
成員有:(政教主任)(寄宿部主任)
(政教副主任)(總務主任)
推行校務公開工作以來,學校高度重視校務公開工作,形成了校長統一領導,各部門各負其責,廣大師生員工積極參與,有關部門全力協助配合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格局,保證了校務公開工作有效開展。建立健全了領導體制、運行機制和保障體系。做到了職責清楚,分工明確,有組織、有領導、有計劃,使我校在校務公開盡量做到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
二、加強學習,強化規范管理
學校認真組織學習了《江夏區教育局關于深化推進校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結合我校實際制定并下發了《xx中學校務公開實施方案》,《方案》全面具體地規定和明確了我校校務公開工作的各項內容、公開的形式和組織領導機構,是我校關于校務公開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三、基本經驗和主要做法:
1、基本經驗:
校務公開的目的是全心全意依靠教職工辦學,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我校幾年來實踐證明,推行校務公開,一要領導重視,落實責任;二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三要建章立制,規范運作;四要圍繞中心,突出重點;五要充分發揮教職工代表大會的作用;六要加強考核監督。
2、主要做法:
由于校務公開的內容繁雜,必須根據不同的內容,選擇不同的公開方式。校務公開才能達到預期目的。因而要建立操作規范的公開體系、制度體系、監督體系和管理體系。我校采取的主要做法是:
依據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和黨的方針政策,制訂《xx中學校務公開制度實施細則》,開展校務公開工作;以教代會為民主程序的載體,為實施校務公開保駕護航;在形式上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多層面的公開:
(1)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是全面實行校務公開的基本形式。凡屬校務公開的內容,都必須在這個層次和范圍內公開,接受教職工監督。
(2)設置校務公開欄對教職工或學生應該知情和監督的內容予以公布;
(3)通過網絡(xx中學教師博客群)開設欄目以及校務公開專欄,對社會、教師和學生公開;
(4)結合學生代表會,對學生代表提出的問題由校領導和各責任部門予以解答;
(5)每學期召開學生代表評教評學座談會,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當場反饋;
(6)通過總支會議、中層干部行政辦公會議、黨派負責人聯席會議、黨政工聯席會、教職工座談會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通報、交流、公開情況;
(7)通過網絡各種宣傳媒介向社會和全體學生及家長公布校長信箱、校長電話和校務公開監督咨詢電話等,為師生家長提供盡可能多、盡可能方便的反映情況和了解情況的渠道。
四、幾年來校務公開的內容:
凡學校各處室及其負責人所從事的與學校管理、教育改革密切相關和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項,除黨和國家規定的保密事項以外,原則上都在一定范圍內采取適當的方式和程序予以了公開。
1.學校重大事項公開
有關學校綜合改革和發展的重大決策、發展規劃、校內管理體制改革方案、年度工作計劃和總結。
2.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的事情公開
包括機構改革方案;職工工資調整;教師干部崗位聘任辦法;職稱評聘辦法和評聘結果;對教職工年度工作的考核辦法、考核情況和考核結果;崗位定崗、津貼標準,績效工資分配辦法;各級各類先進評選的條件、名額、對象、程序、確定上報人選和評選結果;招聘、引進人才的指標、任職條件、辦法和結果。
3.財務管理公開
對學校的財務制度、資金流向和管理等方面進行及時、全面的公開。
中學校務公開自查報告 篇2
我校為進一步落實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要求,堅持和完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加強學校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促進學校領導班子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密切干群關系,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對我校校務公開情況做如下幾方面的匯報:
一、加強領導、落實措施、扎扎實實的開展工作。
1、完善領導班子,提高領導力量,增強領導責任,兩年來,我校調走了原校務公開領導小組人員有徐偉副校長,張春靈副主任,胡晉褀副主任,退休領導兩人。為完善和加強領導力量,本年度開學初成立了新的校務公開領導小組,成立了以黨支部書記、校長羅慶輝為組長,徐思南、陳名曉副校長為副組長的校務公開領導小組,其成員包括了部分行政人員及教職工代表共九人,領導小組一班人定期組織學習,不斷提高認識,積極開展校務、財務公開的工作臺,身先士卒,始終把自身置于教職工的監督之中。
2、落實措施、按時公開。在提高對校務、財務公開重要性認識的基礎上,學校選準了教職工關心的熱點、難點多的問題。如學校的經濟、學校的發展、教職工住房、評優晉級、基建等政務活動,在學校等華堂的二樓總務處前設立了校務公開欄、財務公開欄,在學校門邊原先設立了一個師生意見箱的同時,又增設了一個校長信箱。
(1)學校總務處將每月的經費收支情況向教職工公布。
(2)關心教工的切身利益、抓好困難教職工的安居工作。幾年來,我校改造了原教師的單間住房,成為套房。采取個人申請,按其困難情況,職務、職稱、教齡、獲獎等方面計分,每個環節都以學校工會委員認真討論,再三醞釀,然后在公開欄公布,接受教職工的監督,增加了透明度。
(3)學校的招生工作除了按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嚴格執行外,還把招生情況公開。如正取生人數、錄取分數線、收費標準、擇校生的條件、數量、收費等嚴格把關,及時公開。
(4)學校的校舍維修,嚴格按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執行,工程驗收有專門的驗收人員,結算經縣核算中心、核算工程結算情況及時公布。
(5)、教職工的評優、職稱評定、晉級、年度考核、考勤教學工作量化、教職工住房的水、電費等按時公布。
(6)計劃生育情況有變的及時更正、定期公布。
(7)嚴格執行上級有關部門的有關收費規定,每學期都向學生家長發放收費通知,公布收費項目、標準。
二、以人為本,充分發揮教代會作用。
我校堅持以人為本,和諧共處的原則,凡是涉及到教職工利益的問題,我們做到協調、共商、公開、公正,堅持一年召開一次教代會,收集群眾意見,整理建議意見,整改存在問題。在教代會上,教職工代表發揚當家作主的精神,充分履行權利,認真聽取和審議學校的工作報告和計劃,總務處的財經報告,同時,收集教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廣大的教職工積極參政、議政。為學校發展,學校的管理,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合理性建議的意見。三年來,凡關系到學校發展的重要提案。如學校發展方向,校風建設、經費籌措,以及教職工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課時補貼、高考獎勵、教學量化獎勵、學科競賽、論文獎勵都征求教職工意見后,提交教代會討論通過,作出決定后實施。
三、和諧的校園,給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奠定了良好基礎。
三年來,我校政務,財經嚴格執行公開制度,透明度好,教職工放心,福利待遇穩步提高,工作積極性明顯提高,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取得了矚目的成績,三年高考一年上一個新臺階,05年高考比三年前的02年翻一翻(02年入省專A線137人,05年入省專A線272人),03年被評為縣文明學校,04年學校黨支部被評為縣優秀黨支部,學校被評為縣科技先進單位。
豐順縣華僑中學
二0xx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中學校務公開自查報告 篇3
為進一步加強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繼承和發揚革命先烈的光榮傳統,我校開展了清明節懷念先烈主題班會,以表達對先烈、先賢和先人的敬仰之情,我校組織了形式多樣的活動。
1、進行《向革命烈士學習》國旗下講話。進行了《向革命烈士學習》國旗下講話,讓學生了解先烈們的精神,繼承先烈的遺志。引導學生就應從愛校、愛家、愛父母、尊師、團結同學做起,從小立志成才,好好學習,從每一件平凡小事做起。
2、班會傳敬意,寄語表哀思。我校要求各班主任結合學生年齡實際,召開一次主題班會。向學生宣傳革命烈士們為祖國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感人事跡,使全體師生在活動中受到了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增強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革命烈士的精神將激勵著廣大學生珍惜當前,奮發圖強。
3、在清明間期間,各班開展形式多樣的革命傳統教育活動,目的是讓學生繼承先烈遺志、珍惜幸福生活、立志報效祖國。活動中,每個團支部都出了一期以“緬懷革命先烈傳承革命精神”為主題的黑板報,各班從不同角度和不同年齡段反映了同學們繼承先烈遺志、珍惜幸福生活、立志報效祖國決心。各班還組織了豐富多彩的主題班會。
4、以“墻報”形式開展緬懷先烈活動。在清明前夕,開展形式多樣的“革命傳統教育”活動,目的是讓學生繼承先烈遺志、珍惜幸福生活、立志報效祖國,每個班的黑板報從不同角度和不同年齡段反映了孩子們繼承先烈遺志、珍惜幸福生活、立志報效祖國決心。
本次活動是一次震撼學生心靈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雖然已經告一段落,但它帶給學生的影響卻是深刻而又長久的。活動使每名學生更加珍惜這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堅定了保衛祖國、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