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自查報告(通用3篇)
醫護人員自查報告 篇1
優秀的醫師不但要遵守醫療技術規范,還要遵守法律法規。要形成正確的世界觀與價值取向,要站在更高的高度,用長遠的眼光,看待人類與自然的關系,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同時要在搞好醫療業務技術工作的同時,為人民群眾防病保健做出貢獻。
要做一名優秀的醫生,首先我要深刻剖析自己,找準自身存在的不足。我從事結石病醫生工作這10多年來,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連續讀了醫學中專、大專、本科,雖然后來經過努力又考取了執業醫師資格證、業務技能得到了相當大的提升,但是我信為我的學習還不夠系統、全面和深入;理論學習和具體實踐還不能很好的融匯貫通;病人多的時候自己有時會顯得急躁,病人少的時候自己偶爾又會顯得浮躁。針對自身存在的不足,通過反復查找原因,我想從如下幾方面來進行整改和提高。
一、要有高尚的醫德醫風德為群育之首,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品德,是區分正誤的標準。醫德應作為臨床醫師從業的行為規范和自律操守。醫德要求醫生有仁者之心。仁者愛人,幫醫生必須要以真誠仁愛的態度為患者服務。要以仁心施仁術,才能得到病人的敬愛和依賴,同病人建立深厚的友誼,也必然會增加治療效果。在當今商品經濟的浪潮中,少數醫師錯以金錢為萬能,把崇高的醫療事業視為買賣關系,與病人缺乏感情溝通,一旦治療效果不理想或出現意外狀況,常常因誤解而引發醫療糾紛。有良好的醫德的醫生則能正確處理醫患關系,從而避免遼些事情的發生,大大減少了醫療糾紛的發生率。
重要的是應有高度的責任心,高度的責任心、耐心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工作態度也是必須要有的,尊師重道是我們年青醫師必須具備的美德,我作為一名年青醫師,在業務、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中要尊重高年資的醫師,以得到他們的愛護和教育,對所有有關的學科同仁均應謙虛,向他們學習對業務開展有益的東西。
二、要有扎實的理論和精湛的技術醫術是為病人服務的本領,要能很好地為病人服務,必須技術要過硬要精湛,豐富的臨床經驗和訓練的操作能力,只有通過長期的臨床實踐而獲得,實踐才能出真知!實踐應從基本開始,各項操作應訓練掌握,操作過程嫻熟規范,只有訓練掌握基本功之后,在各項操作中才能得心應手。在學習過程中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偏重哪一方面均得不到提高,掌握些研究的基本方法,如論文書寫的格式和資料的收集方法等等,親自參與科學實驗研究也是有必要的,這對自身的提高及終成為一名合格醫生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要有勤于思考,善于總結和對臨床各種活動中突發事件敏銳的反應能力在臨床醫療各活動中,應有冷靜的頭腦和心理上的準備,又要有物質上的準備,判斷準確和治療得當,不耽誤寶貴的治療時機。而對于事后的分析和經驗更應給予足夠的重視,這些都是指導臨床工作難得的財富,甚至是難以在書本上見到的病材。對每一例突發事件,均應反復結合理論仔細探討。
四、要有愛崗敬業和良好的人際關系想要作為一名稱職的醫生,必須認識到自己崗位的重要性。但是這一切的前提首先是愛崗敬業,良好的人際關系,也是治療疾病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
五、要有樹立正確的學風和醫風樹立終身學習的風氣定期閱讀期刊,須持之以恒,善于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如互聯網上有大量的醫學資源,能靈活運用電腦,則能用較短的時間查出自己需要的資料,并可增強學習的針對性,以提高學習效率。
醫德高尚為病人拒收暖人心。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只有加強醫德修養,弘揚高尚醫德,繼承和發揚“醫者仁心”的職業操守,才能改變患者對醫院收受賄 賂、“潛規則”的錯誤認識,引導醫患關系向健康、和諧的方向發展。
六、要進一步提高臨床醫療水平應在技術上精益求精。醫學知識不斷更新和發展,人類的疾病也在不斷的變化,醫學上永遠有未知的領域,我們都應當用開放的大腦、積極進取的精神研究醫學,在治療疾病問題上,要以病人為中心,而不是以個人喜好和習慣,提倡“循證醫學”。“循證醫學”又稱實證醫學,也是我現在在重慶醫科大學本科班學習的一門課程,其含義為有目的、正確地運用現有的科學依據來指導對每位病人的治療。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大量扎扎實實的臨床、科研實踐的同時肯于讀書、善于讀書,才有可能成為新世紀的合格臨床醫生。
同時,作為xx醫院的一員,我非常熱愛xx醫院,我誠摯的希望xx醫院能快速穩健地發展成為xx市的王牌醫院。
醫護人員自查報告 篇2
xx年7月20日我院愛嬰領導小組在廖波副院長的帶領下,對我院的愛嬰工作進行了自查,現將自查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一、領導重視,組織健全,依法執業
我院于1998年創建愛嬰醫院,截止今日已滿15余年,十多年來,由于各級領導的重視,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我院領導對產科兒科建設與發展相當重視,病房的環境設施較前有了很大的改觀,產科病房溫馨舒適,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了嚴格培訓,科室管理規范,制度健全,依法服務意識強,知情同意落實好,能夠切實執行上級文件要求。
二、開展母嬰保健技術服務的條件、設施完善,保障了醫院工作的順利開展
我院婦產科現有5名醫師,其中主治醫師2名,醫師3名,5名均已取得執業醫師證書,婦產科開展母嬰保健專項技術服務的設備齊全,急救藥品能夠及時更換,確保急救藥品都在有效期內隨時使用,各項產科技術操作熟練,確保了母嬰平安,進一步降低了孕產婦、嬰兒圍產兒死亡率。
三、按照《愛嬰醫院管理監督指南》把母乳喂養的宣傳工作落到實處,把愛嬰工作作為一項經常工作來抓
我院設有門診宣教室一間,集中宣教場所為醫院大會議室,宣教設施齊全,使愛嬰工作進一步得到了體現。婦產科門診、病房、宣教室墻上張貼有《世界衛生組織促進母乳喂養成功的十條標準》、《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普及衛生院母乳喂養規定》等,成立了母乳喂養領導小組,制定了母乳喂養工作計劃,并把母乳喂養的有關規定發放培訓到了每一們醫務人員,對新上崗人員進行了18個學時的母乳喂養知識培訓,對在崗人員每年復訓3學時,并進行一次母乳喂養知識考試和《母嬰保健法》知識考試,對孕婦進行了有關母乳喂養的好處和知識技能的宣教并做了示范,同時也把母乳喂養宣教提綱發放到了第一位孕婦手中。
對產后的母嬰做到了早接觸,早開奶,早吸吮,保證24小時母嬰同室,并教會母親如何喂奶,如何擠奶,做到了早開奶,按需哺乳,使母親擁有充足的乳汁,不給新生兒吃母乳以外的食品及飲料,做到了純母乳喂養,杜絕了院內出現奶瓶奶粉的現象,對剖宮產的新生兒在臍帶處理完畢后,也由其母親回到病房后補做了母嬰皮膚接觸和早吸吮,并對剖宮產的母親加強了術后的`護理和指導,把出院的母嬰轉給了經過母乳喂養培訓的村級婦幼人員,并向她們提供我院的母乳喂養咨詢熱線:72715991,使95%以上的新生兒成功做到了純母乳喂養。
四、檢查中發現的幾點問題和自查評估結果
在本次自查中發現病歷書寫質量還要進一步規范,業務知識技術培訓還要進一步完善,宣教室要多次,長時間的常規開放,確保孕產婦熟悉母乳喂養,孕產期的保健知識。
醫護人員自查報告 篇3
銀行卡業務自查報告
一、前言
為進一步加強銀行卡業務的管理,防范和化解風險,遵循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監管部門的各項要求,本銀行于X年對銀行卡業務進行了全面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二、銀行卡業務自查概述
1.自查時間
本次自查的時間為X年X月X日至X年X月X日,共計XX個工作日。
2.自查目的
本次自查旨在全面了解本行銀行卡業務的運營狀況,識別業務風險,改進服務流程,規范業務操作,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銀行卡服務。
3.自查范圍
本次自查的范圍包括本行各分支機構和部門的銀行卡業務,其中包括儲蓄卡、信用卡、預付卡、樓宇門禁卡、公交卡等各類型卡務業務。
4.自查內容
本次自查內容包括:客戶身份核實、賬戶查詢與變更、卡號查詢與變更、銀行卡消費、ATM取款、短信驗證碼等業務的操作規范、風險識別與管理、安全控制等方面。
三、自查結果
1.客戶身份核實
通過對各分支機構和部門的客戶身份核實情況的自查,發現在本行銀行卡業務開展過程中,一些“三證不全”、“身份不符”等問題依然存在。本行將進一步強化客戶身份核實的標準和流程,嚴格落實客戶身份信息的收集與確認,盡可能減少風險。
2.賬戶查詢與變更
在本行銀行卡業務活動中,一個賬戶多卡、賬戶查詢可不經過二次認證等問題在一些分支機構和部門落實不足。本行將督促各分支機構和部門嚴格執行相關規定,確保賬戶查詢與變更過程中的`安全和合規。
3.卡號查詢與變更
自查中發現,一些員工往往過于依賴系統,未嚴格執行驗證銀行卡真實性和客戶身份的要求,導致卡號查詢和變更方面存在操縱風險。本行將加強員工培訓,確保操作過程的合規性和安全性。
4.銀行卡消費
通過自查,本行發現銀行卡消費業務的客戶反饋較為滿意,但在一些環節上,如消費限額和消費安全方面仍需進一步加強。本行將加強對銀行卡消費業務的監管,及時了解消費相關的小額支付、無卡支付等新業務特點,不斷優化服務流程。
5.ATM取款
部分分支機構及部門未能嚴格執行“操作人不離機,客戶不離卡”等規定,進一步加大了ATM取款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本行將進一步完善ATM取款操作流程,加強已有安全防護措施的巡檢和維護等方面。
6.短信驗證碼
通過自查,本行對短信驗證碼在密碼找回、賬戶變更等核心環節的應用情況進行了全面評估,并對現行操作規程進行了研究優化。同時,將針對目前市場上惡意獲取短信驗證碼攻擊事件頻發的狀況,修訂加強激活短信驗證碼使用規定,明確銀行與客戶間的責任和義務。
四、自查總結
通過本次銀行卡業務自查,本行對銀行卡業務的操作規范性、風險管理能力、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進行了整體評估,明確了下一步的整改工作重點。自查結果顯示,本行銀行卡業務在安全性和服務質量方面仍有提高的空間,但在審核流程、監管制度、信息安全保護和安全防護等方面已經取得較明顯的進展。
未來,本行將不斷借助內部和外部資源的支持,不斷加強人員培訓和流程優化,確保銀行卡服務能更好地為客戶服務。同時,本行將積極與政府監管部門和業內機構合作,共同推廣銀行卡服務更加便捷、安全、透明和高效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