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低保工作自查報告(通用5篇)
社區低保工作自查報告 篇1
1.社區概況及低保總體情況
XX社區隸屬于沙河口區星海灣街道,位于星海浴場北西南路沿線,轄區范圍包括XX街、海月街、海源街等地的住宅小區,20xx年末社區人口7987人。
XX社區低保人員以殘疾人為主。據悉,20xx年末社區內共有各類殘疾188人,其中肢體殘疾和精神障礙人數約占77%。今年有51戶83人申請低保。社區在低保管理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物力和人力,成立了評議小組,每五天召開一次例會,進行相關事情的討論。在低保個人的認定工作中,社區采取“隨進隨出,動態管理”的措施,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相關任務。
據XX社區工作人員介紹,大連市低保補貼標準為360元/人,只要達到相關標準的人員均可申請領取低保補貼并享受相關政策。同時工作人員也表示,某些因突發情況致困者,雖然其收入并未在低保線以下,但經入戶調查確系生活困難,可立即申請低保補助。同時社區也會組織應急捐款等活動,幫助渡過難關。社區在每個月的5日和10日向街道上報低保人員的變更情況,每三個月向有關部門出具一次收入證明,每半年重新進行一次低保審核,確保貧困人員能夠及時、有效地得到補助。
2.低保戶調查--喜憂參半
經過社區工作人員的引導,我們實踐團隊成員進入三家住戶實地調查。調查的情況讓我們喜憂參半。
1)醫療保險制度急待改進
我們走訪的低保戶人員都為不同程度的殘疾人,或患有某種疾病而喪失工作能力,生活非常艱難。采訪過程中,他們對國家對于他們的照顧表示了深深的感激。但是他們也提到,很多時候他們不敢到醫院看病,因為治病所花費的醫藥費用遠遠超出他們的經濟承受能力。根據國家政策,低保人員的藥費和住院費可以憑低保醫療卡享受一定比例的簡免,但這并未包括相關的檢查費用等項目。而在看病過程中,相關的檢查費用往往非常昂貴,是他們的經濟能力難以承受的。目前現行的減免額度無疑是杯水車薪。這使得低保人員陷入“有病不敢治”的尷尬境界。因此,對于醫療方面的補助政策急待修改。能將各項醫療費用作以50%的減免。這樣能夠真正地緩和這一領域的問題。
2)補助工作崗位不合適
單憑額度有限低保補助,是難以滿足貧困人員的日常生活的。因此很多貧困人員尋求通過再就業的方式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然而目前相關部門提供的一些工作崗位是不適合部分殘疾人進行就業的。工作崗位雖然多,但是他們力所能及的很少。當然,提供就業的方法在相當程度上緩解了相關問題,但這只是針對健全人而言。這些工作是有些身體殘疾的貧困人員力所不能及的。因此能否為殘疾人提供合適的工作,是問題的關鍵之一。
3)心向太陽知足常樂
在同這些貧困人員的談話過程中,他們樂觀的態度深深地打動了我們。我們沒有想到,盡管他們的生活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困難,但他們對待生活卻一如既往地從容,從未怨天由人。在談話中,一位視力殘疾的大叔對我們說,“要知足才能常樂。國家給予我們這么好的政策,我們還要奢求什么呢?”心向太陽,知足常樂。當離開他們的時候,我們發現他們雖然身體、經濟上步履維艱,他們卻是精神上的強者。
3.事后總結
活動結束,我們對于社會低保制度的薄弱環節,可以概括為兩點:其一,醫療保障需要改進。巨額的醫療費用是低保人員無法承受的。如果能夠在看病花費的總費用中給予50%的減免,他們的生活會改變許多。其二,應為殘疾人提供他們力所能及的崗位。畢竟他們也想要工作,也想通過工作改善生活,單純的低保金是不足以維持他們生活的。
許多人認為,低保人員是窮潦倒的,心理狀態大多有些偏激。但我們今天采訪的低保戶,他們的精神狀態卻是風雨過后的云淡風輕。可以說,他們雖然貧困,卻不潦倒。
社區低保工作自查報告 篇2
縣監察局、縣民政局:
按照《X縣農村低保監督檢查工作實施方案》的文件要求,我鎮于20xx年7月1日至7月10在全鎮范圍內組織開展了農村低保自我檢查工作,現將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鎮總人口為45297,其中農業人口為40834人,全鎮共有26個村,截止20xx年6月份現已享受農村低保戶數760戶,人數為1987人,占農業人口的4。87%。通過各村自查清理,全鎮共清退農村低保30戶,58人,其中死亡人數9人,生活已轉好的21戶,49人。
二、工作舉措
1、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成立X鎮農村低保監督檢查領導小組,由鎮長鄒時敏任組長,由紀檢書記張勇生、組織委員鐘平為副組長,各片長、各村支部書記或主持工作的負責人、邱玉財、王錦煌、曾憲華、周全等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曾憲華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協調日常工作。確保清查工作的序推進,同時根據我鎮的實際情況,制定下發了《X鎮農村低保監督檢查工作實施方案》,方案中明確各村支部書記或主持工作的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
2、加大宣傳力度,做到人人監督。各村必須開好會議,傳達上級文件精神,認真組織開展自查工作,要求各村必須把20xx年6月份在冊已享受低保的對象名單張貼在每個村委會設置的永久性社會救助信息公示欄里公示,并公布縣民政局(5637015)、監察局(5630520)的舉報電話,接受群眾監督。
3、統一思想認識,嚴明工作紀律。要求各村要講政治、講大局、講穩定的高度,統一思想,深刻認識開展農村低保自查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把此項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明顯成效。凡在自查中發現問題主動上報的,將從輕從寬處理,若自查不到位,在清理檢查期間查出問題的,一律從嚴從重處理。
4、結合“三送”工作,細化清查范圍。結合“三送”工作,要求各“三送”干部,逐戶上門走訪20xx年6月份已享受低保戶家庭,走訪個別群眾,聽取意見,特別重點清理以下情形。
(1)、村干部本人或親屬違規享受低保政策的,一律堅決予以清退。
(2)、對村干部違反審批程序,未經民主評議、暗箱操作的,一律堅決予以清退。
(3)、對死亡了的人員仍吃低保的,必須清退。
(4)、低保對象已購買汽車的,必須清退。
(5)、低保對象購買房產的,必須一律清退。
(6)、享受低保名單中存在“合戶”現象的,必須取消。
(7)、通過上戶走訪,發現已享受的低保戶不符合農村低保享受條件的,現已超標的,必須清退。
(8)、經群眾舉報,反響意見大,不符合低保條件的,且事實情況屬實的,一律清退。
三、存在的問題
1、有部分村有存在享受低保對象已死亡仍吃低保現象,未做到及時清退。
2、部分村拆戶保,存在“一戶保一人”現象。
3、部分低保戶意識差,普遍認為“低保終身制”。
4、村級低保公示欄樣式不統一或不規范。
5、村級低保管理制度上墻牌比較缺乏。
6、村干部業務水平較底,尤其是家庭收入的很難核算,低保戶界限較難把握,評定方法缺少創新。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1、針對群眾反應意見大的村,責令其限期整改,開好低保聽證會,重新評定低保戶。
2、加大農村低保的申報、審批程序的宣傳,進一步增強群眾對低保工作動態管理的意識。
3、多舉辦低保業務知識培訓,提高村干部的業務水平。
4、設立全鎮統一的永久性的社會救助信息公示欄。
5、建立建全低保聽證制度、定期審驗制度、動態管理制度、三榜公示制度,并要求各村必須上墻,并規范各村農村低保檔案資料的存檔。
社區低保工作自查報告 篇3
低保工作事關社會和諧穩定大局,是構筑社會保障體系的“最后一道安”。如何把低保政策落到實處,把有限的“三農”資金切實用在刀刃上,民政局黨組高度重視,把城鄉低保工作作為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的重中之重來抓。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嚴把關口,規范運作,精心打造“陽光低保”,為實現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今年,根據上級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低保對象全面核查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群眾對低保政策的知曉率和村(居)委干部執行低保政策的準確率,進一步規范了低保工作規程,提高了低保工作的透明度,在群眾的積極參與和監督下,全市共取消已不符合條件的低保對象1835戶(其中低保戶主死亡462人,村干部親屬63戶,離任村干部46戶,孤兒成人5戶,企業退休人員128戶,生活好轉脫貧1131戶),取消率7%。將符合條件的1340戶及時納入低保。社會反應良好,群眾比較滿意。
一、主要做法
(一)領導重視,精心組織。民政局主要領導非常重視低保核查工作,親自參與核查方案的研究和部署。一是召開3場專題會議(全市民政工作會議,局機關會議,民政辦主任會議)。親自動員部署,為全市上下步調一致、同心協力做好核查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二是成立低保核查工作領導小組,主要領導任組長,副職領導任副組長,全體正股長為成員,實行分片包干負責,為核查工作提供了強大的人員力量。三是制訂了低保核查工作方案,明確了核查的工作方法、工作任務、工作時限和工作內容。同時,市政府成立督查組(由市府辦、紀委、財政、民政等部門成員組成),對全市低保核查工作進行督查,保證了低保核查工作高質量、高效率完成。
(二)廣泛宣傳,全面自查。根據工作方案的要求,各鎮(街道)、市直單位將低保核查工作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召開各類型會議,傳達低保核查的要求,并在一個月內(4月份)完成轄區范圍內的所有低保對象自查。一是組織人員力量,分組進戶調查,要求進戶調查率達到100%;同時填寫下發的《低保對象調查登記表》,將所有低保對象的現有情況尤其是家庭收入情況如實填寫,并附上調查人的簽名確認及戶主的簽名確認。二是村(居)委、基層單位將現有低保對象全部進行上墻公示,公示期為7天,對有異議的對象再一次進戶核實。三是召開集體會議(村民或村民代表會議),對進戶調查的情況進行認真審核,根據低保政策確定退出低保對象的人選。四是對擬取消戶做好細致的政策宣傳工作,說明退出的理由;同時對符合條件的對象及時按程序納入低保。五是對重新審核后符合低保條件的所存有對象進行分類建冊登記。具體分為三類:孤寡戶、病殘戶、有勞動能力戶。登記表由戶主簽名,進戶調查人簽名。民政辦主任,分管民政的領導簽名并加蓋村、鎮公章確認后,如期送市民政局備案。
(三)加強督查,工作到位。為了確保低保核查不走過場,由市政府組成的8個督查組利用一個月(5月份)的時間分赴20個鎮(街道)、17個市直單位,開展督查。督查工作組隨機抽取3-5個村(或基層單位)進行復核。復核的方法:一是召開各類型座談會,聽取該村對本次核查工作情況,及本村低保工作情況的匯報;二是走訪群眾,了解對該村低保對象準確率的反饋及有無違規拿低保、辦低保以及村干部私拿低保款等行為情況;三是到低保戶家中實地調查,了解低保款發放情況,了解低保戶對低保工作的意見。督查組到鎮(街道)、市直單位的督查率達到100%。隨機到村督查率20%,抽取村到戶督查率50%,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四)強化監督,保證質量。本次低保核查工作得到了市紀委駐民政局派駐組的全程參與。同時,在各村公示欄上也公布了市、鎮、村舉報電話,可以說是一次全程陽光操作的過程,在村級基層涉及面也比較廣泛,取得了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如大坪鎮鴿池村,通過召開村民代表會議評議低保戶,這樣的形式準確率高,群眾滿意,使原來的問題村轉化為平安村,取得了非常明顯的社會效益。
二、存在問題
(一)低保的核查還存在空白村,原因是村干部怕得失人情,不敢大刀闊斧地開展工作,畏難,怕得罪人。
(二)低保政策宣傳有待廣泛深入,群眾對低保政策領會不夠,村干部也不能把好低保準入關。
(三)村委一級在動態管理工作上,不夠大膽仔細,造成未能及時取消應該退出的低保對象。
(四)各鎮(街道)民政辦干部人手不足,入戶調查面不夠廣泛。
三、今后工作計劃
根據目前低保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今后主要做好如下工作:
(一)擴寬核查到村工作面。民政局將對未開展自查的空白村重點進行跟蹤督查,確保100%的村通過核查。
(二)加大低保政策的宣傳。
1、將低保申請、審核、審批等有關文件在民政網站公布。
2、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形式,通過組織媒體宣傳、設立固定公示欄等方式,廣泛宣傳低保政策及其實施成效,提高公眾知曉率。3、加強對鎮、村低保工作人員的培訓,通過舉辦理論與業務培訓班,為基層培訓高素質的業務骨干,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
(三)進一步規范低保管理工作。認真貫徹落實《興寧市城鄉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辦法》(興市府[]47號文件)和上級民政部門有關文件精神,嚴格按文件有關申請、審核、審批的規定,把好低保對象進出關。對符合低保條件的困難群眾按程序及時納入低保范圍;對低保戶主死亡和家庭生活好轉的低保對象及時取消;對不符合低保條件的困難群眾做好解釋工作。
(四)認真落實監督檢查制度。要經常開展低保工作的監督檢查,對新納入的低保對象進行入戶抽查。完善誰調查、誰審核、誰簽字、誰負責的追究制。建立舉報檢查制度,對群眾舉報事件,舉報一起,查處一起,對違法違紀行為配合有關部門依法嚴肅查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五)加大低保對象動態管理力度。根據低保對象不同情況,采取分類定期審核辦法。對于收入來源比較明確、變化不大、長期貧困的家庭實行一年復審一次;對收入來源不固定,群眾產生新的異議的對象進行隨時復審;對下崗工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到社保局核查其是否已領取退休金,實行半年審核一次。根據復查掌握的家庭經濟狀態變化,及時按程序辦理停發、減發或增發低保金手續,及時向社會公示。
社區低保工作自查報告 篇4
根據區監察局《關于對全區部分惠農惠民政策資金落實情況開展專項檢查的監察建議》的通知要求,我街道于XX年元月4日至6日在轄區范圍內組織開展城市低保工作自查自糾活動,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元月4日至6日,街道組織有關人員對轄區16個社區低保金發放情況進行檢查,共檢查140戶,占低保戶總數445戶的31%,涉及金額125520元,主要是檢查低保救助金存折每月的存入數是否與區民政局審批的救助金數相符,經查未發現問題,同時低保申請能做到公開公示,沒有發現有滯留、截留、虛報冒領等違法違紀行為。
二、街道主要做法
嚴格程序
1、為了確實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各居委會成立低保評議小組。
2、我街道凡申請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按屬地管理原則,以家庭為單位,由戶主向其戶籍所在地的居委會提出書面申請,同時提交申請書、戶口簿或身份證原件、家庭收入情況證明等材料。
3、社區居委會接到申請人申請后,對申請人家庭經濟、實際生活狀況進行審核,對其家庭收入進行計算,由評議小組進行評議。經評議符合條件的,居民代表會議表決通過,張榜公示后填寫審批表上報辦事處。
4、辦事處民政辦通過入戶調查、走訪鄰里等方法,對申請家庭人口、經濟狀況、生活水平等進項調查核實,合理計算其家庭實際收入,特別是隱性收入的估算力求相對準確,符合條件的,上報區民政局;不符合條件的,退回社區居委會。
5、區民政局審批后還進行一次張榜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加強管理、提高服務質量
1、加強低保資金專戶管理,堅持低保金款項均由街道民政辦匯入各低保戶的銀行帳戶,做到按月及時足額發放低保金。
2、加強跟蹤,嚴格按照政策執行低保納入和退出制度,實現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應減盡減、應退盡退。
社區低保工作自查報告 篇5
20xx年度工作開展以來,低保管理科、區慈善總會救助工作在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標,抓好重點項目建設,不斷完善社會救助體系,不斷加強社會化服務和規范化建設,不斷提高科室工作人員的履職能力和服務水平,為促進全區經濟發展和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20xx年工作回顧
(一)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開展有序,推進得力,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切實保障
從20xx年7月起,全區城鄉低保標準從每人每月260元、21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310元、240元。我區現有城市低保對象3029戶、7878人,有農村低保對象7253戶、13134人。截止20xx年12月,全區共累計發放城市低保資金2066.2882萬元(含過節費、一、二季度物價補貼,),累計發放農村低保資金3143.708萬元(含過節費、一、二季度物價補貼),發放率均達到100%。20xx年以來,城鄉低保動態管理效果明顯,各鄉鎮街道、村(居)委會工作力度較大,通過入戶調查、民主評議,全年城市低保共取消低保對象187戶、419人,調整101戶、100人,新增213戶、447人。農村低保共取消低保對象677戶、1064人,調整630戶、619人,并將符合條件的969戶、1545人納入到農村低保范圍。下半年,我們對全區低保信息網絡系統進行了審計和規范,以便于下一步對城鄉低保的公開、透明、規范化管理,切實讓貧困家庭得到有效保障,讓生活好轉的家庭脫離保障范圍。
(二)慈善捐助、救助工作有了新起色
20xx年度,區慈善總會的宣傳工作有較大進展,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慈善救助活動。新增慈善超市2個,在主要商業活動區擺放捐款箱6個,并與五星電器、冷暖天地、越野E族等商家和愛心人士聯動,經統計,截止12月底,共籌集善款30.8121萬元(含大病救助款),接收并發放價值4.5萬元的暖氣15臺,羽絨服400件。通過慈善超市,為特困家庭發放大米、食用油、掛面等生活日用品8萬元;協同廣東省東莞市億茂濾材有限公司為我區40名學生發放“陽光助學”資助款3.6萬元。為20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白血病、尿毒癥、惡性腫瘤的病患兒童實施了手術。
(三)其它工作落實到底到位
1.年初以來,國家審計署對全國社保工作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審計。審計時間段為05年至20__年,涉及到城鄉低保、農村五保等社會保障內容,分為數據采集、統計報表、業務審計三個階段,數據量十分龐大。在審計過程中,我們積極配合區審計部門,加班加點地進行數據采集、報表統計、業務審計。同時對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重復享受等問題及時進行了糾正,并為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難題提供了較好的解決方法。社保審計工作取得了圓滿成功,受到上級審計、民政部門的一致好評。
2.經濟適用房、廉租住房核查。為了讓城區貧困的無住房居民和低收入家庭都能享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徹底解決部分困難群眾無房居住的問題,低保科還專門抽調人員配合區、市建設局房管部門對全區649戶無住房及低收入家庭進行了核查,為353戶家庭辦理了住房補貼,為63戶低收入家庭辦理了廉租住房,46戶符合經濟適用房的購買條件。
3.積極、認真地回復了區xx屆一次政協代表各我區城鄉低保政策的咨詢問政,對反映低保中存在的問題,第一時間進行上門入戶調查、核實。確保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
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個別鄉鎮低保政策執行不夠嚴格。一些鄉鎮未嚴格執行以家庭為單位、以收入核定為準入前提的政策規定,將病、殘、老、幼等對象單獨納入低保。如羅圩鄉的聯伍村農村低保“單人戶”現象比較多;鄭樓鎮的胡李村、屠園鄉的中樓村,拼戶保現象;少數鄉鎮把低保制度作為解決地方矛盾和遺留問題的手段,將一些特定身份對象單獨納入低保,資金發放較為混亂,群眾上訪明顯偏多。個別鄉鎮低保、五保審核不嚴格。如羅圩、鄭樓、倉集、中揚、等級少數鄉鎮在審計中發現有低保、五保重復享受問題。
二是個別鄉鎮低保基礎管理工作不夠扎實。一些鄉鎮檔案管理不夠規范,低保戶檔案中資料不夠健全,入戶調查記錄、戶籍證明、收入證明、疾病證明、殘疾證明等材料不同程度缺失。一些鄉鎮檔案資料內容填寫不完整,家庭成員信息、贍養人記錄、家庭收入記錄存在空項;鄉鎮檔案涂改現象較多,嚴肅性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