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目標任務完成情況自查匯報
1、村民對村務公開滿意率(15分)。全區各村居均設立了村務公開欄,將涉及村民利益及公眾事務的各類村務進行公開,讓村民充分享有知情權和監督權,保證各項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公開性,村民對村務公開的滿意率達到100%。(自評15分)
2、村民對村級管理滿意率(15分)。我區的“一鎮十村”示范點均建立了文化、衛生、體育設施,配有專職和兼職人員。五保供養得以保證,農村低保標準為每人每年1600元,農村居民醫療保障每人每年200元,農業人口義務教育入學率100%,計劃生育政策符合率99.9%。生有所養、老有所依、村居整潔、生活安定使得村民對村級管理滿意率達98%以上。(自評15分)
3、村民對為民全程代理服務滿意率(15分)。為方便農民群眾生活,我區在鎮(街)、村兩級均設立了為民服務受理窗口,凡是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事項,如證件辦理,婚姻登記、生育審批、戶口轉遷、組織關系轉接、司法調解、信訪接待等,都列入代理范圍。代理過程中,既在政務公開欄上公開相關內容,又在服務窗口實行制度上墻,讓代理工作全程公開,讓群眾明白放心。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制的推行獲得了村民的一致認可,滿意率達95%以上。(自評15分)
4、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滿意率(15分)。今年以來,我區按照“發展是硬道理、穩定是硬任務,沒有穩定就沒有發展”的工作思路,狠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化解和消除了一些不穩定因素,努力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全年各鎮村無一例法犯罪案件發生,累計處理、調處、復查了土地糾紛27起141人次,轄區內群眾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滿意率達96%以上。(自評15分)
5、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建設(20分)。今年共建了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3個,分別為區級和大圩鎮、煙墩鎮各1個。同時為進一步發揮土地流轉平臺的服務功能,今年又在大圩鎮、煙墩鎮服務中心分別設立了土地流轉平臺服務窗口,并配置了大屏幕電子顯示屏、電腦、打印機等必要的辦公設施。自7月份土地流轉信息平臺建立以來,區鎮兩級已累計接待服務來自省內外的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協會)等規模投資經營主體120余人次,接受群眾咨詢和為農民提供流轉信息、流轉合同等服務多人次。截止目前全區流轉土地總面積5.3萬畝,流轉比例為58.89%。(自評20分)
九、工作機制建設(80分)(扣2分)
1、組織領導(25分)。自XX年起我區就已成立了由區委書記任第一組長、區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有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包河區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全區新農村建設的領導,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農委,負責組織協調全區新農村建設的日常工作,定期召開新農村建設工作會議,研究解決重大事項,并實行領導干部和區級部門幫扶聯系點制度。(自評25分)
2、資金投入(30分)。為穩步推進全區新農村建設,今年我區在去年100多萬元的建設專項資金的基礎上,又新增了200萬元的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并配置了10萬元的新農辦工作經費,累計發放良種補貼、糧食直補、農資直補、大戶補貼、油菜補貼、購機補貼等各類補貼422.73萬元;制定并印發了《包河區2010年新農村建設工作意見》,制定百分制考核標準,明確責任單位和獎勵政策。(自評29分)
3、日常管理(25分)。為深入推進全區新農村、新社區建設,實現城鄉一體化共同發展,年初,我們制定了《包河區2010年新農村建設工作意見》(包新農辦[2010]1號),并下發各街鎮和相關單位。文件明確了目標任務,同時規定了項目責任單位和項目完成期限,并執行百分制考核,嚴格獎懲。全年能夠按要求完成省、市新農村示范工程重點建設任務,及時上報有關新農村建設的統計數據、工作方案和總結,按要求完成省、市新農辦和上級各部門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自評24分)
總體扣6分,自評99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