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自查報告
通過“雙聯”行動的開展,一些重點公益項目得以實施、一批產業規劃得到落實,廣大群眾得到了不少實惠,但是也存在不少不容忽視的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一是部分群眾發展觀念落后。部分群眾依然存在思想保守、文化程度低、知識和技能匱乏的問題,導致容易滿足于現狀、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長遠眼光和敢闖敢干的意識,致富本領不強、門路不寬、收入增長緩慢。二是部分群眾發展產業的意識淡漠。只習慣于傳統的生產模式,對蘋果產業發展認識不足,主體作用發揮不充分,養殖業和蔬菜產業只以零星的家庭圈養和露天種植為主,沒有形成規模、形成產業。三是農村發展基礎薄弱。部分村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果園配套設施還不到位,抵御各類自然風險的能力不強,離標準化管理還有很大差距;部分村村級衛生所、文化廣場、體育健身等設施配套不到位,群眾求醫需求,分享文化發展成果、進行健身娛樂的需求還沒有得到滿足;農村產業發展的規模不大、效益不高,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滯后。四是與農村改革發展的銜接不夠。農村要發展,關鍵在改革,當前我們開展“雙聯”行動,還存在很多體制、機制、文化等方面的制約,沒有形成與農村改革協調推進、相得益彰的局面,還需要探索很多既能治標,又能治本的良策,需要強化頂層設計,把行動的最終落腳點真正擺到農村大發展大繁榮,群眾奔小康的實踐中。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半年以來“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開展,證明了省委決策的英明,證明了我們努力的方向正確、思路可行、方法可靠,需要一以貫之地深入開展“雙聯”行動。
一是要進一步幫助群眾轉變觀念。堅持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群眾發展觀念轉變和群眾綜合素質的提高上。克服和轉變大多數群眾小農經濟意識根深蒂固、多數家庭勞動力文化程度低、捕捉致富信息、市場機遇把握能力不足、意識不強,對現代農業實用技術了解掌握不夠的現狀,加強省委“雙聯”行動和縣委、縣政府產業發展和惠農政策的宣傳,形成有利于發展現代農業產業的觀念,實現觀念轉型。
二是要進一步加大產業發展步伐。堅持引導群眾發展果、菜、畜主導產業,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引導群眾發展主導產業上,集中盡力搞好今秋果園新建和冬、春果園管理工作,強化果園標準化管理技術規程、設施蔬菜種植技術和科技養殖技術宣傳培訓,引導群眾合理間作套種,適時拉枝修剪,落實各項標準化管理措施,進一步擴大設施蔬菜種植規模,提高菜品質量,進行科學養殖,走“畜-沼-果”循環一體發展的路子。
三是要進一步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建設薄弱是制約貧困村發展的一大“瓶頸”,繼續以公共基礎建設為重點,堅持規劃引領、項目帶動、群眾主體的原則,做好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完善、果園基礎設施配套和民生方面設施的配套等工作,切實改善農村環境面貌,提高村域公共服務能力,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四是要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要扎實認真地做好“雙聯惠農貸”工作,不斷加強惠農貸款的宣傳、組織、摸排和監管工作,真正把惠農貸款的資金充分用到產業發展中來,全力保證惠農信貸政策落實到位。
五是要進一步加強工作機制創新。要在推進工作的同時,不斷思考總結,勇于創新,真正總結出一套有利于激發農村活力、優化發展環境、促進農民致富和基層民主管理的制度規范,形成制度體系,指導農村經濟社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