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行為辦學效益評估自評報告
⑶業務培訓工程:全面提高專業水平。
①大力開展崗位培訓。課堂是教師培訓的主陣地。學校繼續實施“學習+實踐+反思”的崗位培訓模式,努力讓“培訓伴隨每節課”。組織骨干教師與青年教師“一幫一”活動,使青年教師盡快進入角色、站穩講臺,中老年教師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學校行政深入課堂聽課,督促教師備好、上好每節課,XX學年度,王平校長共聽課130多節,并對所聽的每節課進行議課,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的建議;XX年5月,學校舉行班主任能力大賽,9名班主任通過“我的教育故事”、“班(隊)活動課”、“情景答辯”等比賽,展示了班主任的風采,提高了班主任的工作能力。
②切實組織外出培訓。XX學年度,我校先后安排229人次參加省、市、區的教學研討或專業培訓,主要包括:XX年10月30日,8名老師前往廣東新會參加教育局組織的拓展培訓;XX年12月3、4、5日, 20名教師前往廣東佛山市南海體育館參加廣州名師大課堂觀摩學習;XX年11月8日-XX年3月1日,118名教師參加高新區教育局組織的中小學教師全員網絡培訓;XX年3月16日至4月24日,54名教師參加“廣東省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項目”網絡遠程學習;XX年2月25日,32名教師到唐國安紀念小學參觀學習;XX年4月1、2日,14名教師觀摩全國小學英語名師課堂教學觀摩會第十四屆名師之光系列活動;XX年5月19―22日,15名教師前往廣東省湛江市參加廣東省小語會組織的首屆小學語文生態課堂教學研討觀摩會。大量的培訓活動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素養,為學校的持續發展培養了后備力量。
③積極倡導讀書計劃。學校繼續實行“每學期讀一本教育理論書籍”的教師讀書計劃。XX學年度我校教師分別研讀了《教育的十字路口》和《新教育之夢》,學校還給每位行政增發了《致加西來的信》,讓老師們通過閱讀提高理論素養,提升教育品味。此外,學校為每位教師訂閱兩本專業雜志(金額????),幫助老師及時了解最新的教學動態。
④參加校際連線,彰顯學校風采。去年5月,受市教育局委派,我校參加了“區域性中英校際連線項目”,與英國海爾普林漢姆小學成為連線學校。我校逐項完成與海爾普林漢姆小學簽訂的合作備忘錄中各項工作,互寄學生作品,校園網開通了英文網頁,拍攝了教學視頻(中英翻譯),舉行海爾普林漢姆小學學生作品展(兩期),并于XX年5月以通訊方式與英方學校簽訂了―XX年合作行動計劃。XX年5月20日,我們通過電話越洋與佩妮校長溝通,并確定每年5月20日作為“友好紀念日”。校際連線項目建設成為我校教育邁向國際化的第一步。
3.學生教育活動:追求高激勵、全方位
學校確立了以“三自”教育為核心,以“健康成長十二節”為主要內容的學生教育活動體系,力求把提高每一個孩子的綜合素質作為教育的主旋律。
⑴“三自”教育持續深化。學校用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來激勵孩子,堅持不懈地開展“三自”(自信、自尊、自強)教育,鼓勵孩子克服困難,努力拼搏,自強不息。
①“展示園”里寫“三自”(。每班課室后面有一塊4×1.1米的班級展板,學校把它平均分給每個學生,使每個學生都擁有自己的“自信展示園”。“自信展示園”成為學生展示活動成果和校園生活的舞臺。展示了“咚咚鏘鏘過春節”(寒假生活展覽)、“低碳減排,綠色生活環保”, “緬懷先輩書法展”, “愛科學、愛勞動學生作品展”, “我的自強故事”, “綠色暑假,健康相伴”,“祖國輝煌六十年展”,“走進數學殿堂”,“美術作品展”等8個展示主題。
②“十佳”評選爭自強。5月,“自強之星”評選活動如期舉行,“自強之星”評選方式(事跡公開競選、全校師生普選、學校社區共選)、推選程序(撰寫“我的自強故事”,實施分班推薦逐級評選)和獲選人數(班級自強之星112名,年級自強之星15名,校級自強之星10名,“十佳自強之星”10名)。班主任對20位“十佳自強之星”候選人進行家訪,收集孩子生活和學習的片段,拍攝成視頻材料,配上文字、聲音在全校播出,同學們對自強之星的自強事跡更了解,尤其是家庭貧困的真實畫面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位孩子,大大增強了自強之星評選的影響力。
⑵過好“健康成長12節”
為使教育活動規范化、系列化和制度化,我校為學生設立“健康成長十二節”(規范節、國慶節、體育節、藝術節、迎春節、傳統文化節、環保節、清明節、科技節、兒童節、豐收節和社會實踐節)。“健康成長12節”是我校實施“三自”教育,踐行“讓生命健康成長”辦學理念的重要舉措。“健康成長12節”較往年有了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