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人有一妻一妾
教學目的:
1. 熟習常見文言詞語的用法。
2. 通過對課文分析,了解孟子的禮義榮辱觀。
3. 學習孟子以寓言故事明事理的說理方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以寓言故事說理。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方法:遷移性閱讀法。
教學過程 :
一. 教學導入 :
復習前面課文中孟子的說理方法——設喻、對比、類比等——寓言說理。
二. 聽朗讀錄音,正音正句讀。然后齊聲朗讀課文。
瞷(jian) 墦(fan) 訕(shan) 施(yi)從良人
三. 詞語點讀:
1. 重點詞語理解:
a. 饜酒肉而后反 饜:飽,動詞,吃飽
b. 則盡富貴也 富貴:名詞,有錢有勢的人。
c. 吾將瞷良人之所之也 瞷:窺視
d. 遍國中無與立談者 國:城
e. 所仰望而終身也 終:使動詞,使……完全度過。
f. 與其訕其良人 訕:譏諷,怨詈也
2. 一詞多義現象:
a. 之
A吾將瞷良人之所之也 前一個是助詞,后一個是動詞,到、往。
(舊:吾欲之南海,何如)
B此其為饜足之道也 的
(舊: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
C而良人未之知也 代詞,這件事
(舊:為之,則難者亦易矣)
D吾見師之出,不見師之入 取消句子獨立性。
(舊:人之為學有難易乎)
b. 道
A此其為饜足之道也 方法
(舊:策之不以其道)
B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 道路
(舊: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指“仁政”,或道義
(舊:伐無道,誅暴秦)
D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自然的規律
(舊: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E不足為外人道也 說
(舊:孔子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
3.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釋:
A則必饜酒肉而后反 “反”同“返”,回來。
B蚤起 “蚤”同“早”,早晨
C施從蒗人之所之 “施”同“迤”,偷偷
四. 再次朗讀課文,自行通譯全文。
五. 分析理解:
1. 這個小寓言故事,情節是相當完整的,請說說哪些是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提示:序幕——妻妾良人共處;發端——良人饜酒肉而后反;發展——妻子起疑和跟蹤;高潮——墳間乞討余食余酒;結局——妻妾相泣中庭。)
2. 在本段文字后,原文尚有一句話:“由君子觀之,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試翻譯這句話。
(提示:從有道德的君子來看,當今那些追求富貴的人,他們的妻子小妾見到他們的丑態,不感到羞愧而哭泣的恐怕很少吧!)
3. 從尾句看來,這篇寓言的寓意何在?
(提示:辛辣地諷刺了那些不顧禮義廉恥,以卑鄙手段追求富貴利達的人。)
六. 學習了這篇寓言,你從中得到了怎樣的感受?(討論)
(聯系現實生活中的丑惡現象,批評卑鄙小人行為)
七. 閱讀《文學讀本》中《〈孟子〉短文四篇》,認真翻譯并概括各篇大意。
(略,參看注釋)
八. 作業 :
熟讀課文,認真翻譯全文。
九. 教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