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學(xué)案: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
如太行、王屋何?(如何處理太行、王屋這兩座大山呢?)
奈并累若屬何?(把你們一起連累了可怎么辦呢?)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辦呢?)
⑵"……孰與……"、"……何如……"。這兩種說法都是詢問比較的結(jié)果,用法相同。
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你們看廉將軍和秦王相比,誰更厲害?)
吾孰與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誰更美?)
汝意謂長(zhǎng)安何如日遠(yuǎn)?(長(zhǎng)安和太陽相比,哪一個(gè)離得更遠(yuǎn)?)
"孰與"、"何如"還可以用來詢問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擇取舍。
救趙孰與勿救?(救趙與不救趙哪個(gè)有利?)
惟坐待亡,孰與伐之?(與其坐而待斃,哪如起而進(jìn)攻他們?)
嶺南梅開早,何如北地春?
與"孰與"、"何如"這種用法相同的還有"孰若"、"孰如"、"何若"等。
⑶"不亦……乎?"可譯為:"不……嗎?","難道不……嗎?"
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樂乎?
有過不罪,無功受賞,雖亡,不亦可乎?
⑷"何(奚、曷)以(用)……為何以為何……為"。這是三個(gè)同義的說法,可譯為"哪里用得著……呢?"、"還要……干什么呢?"
吾有車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車為?
世方亂,安以富為?
上岸擊賊,洗足入船,何用塢為?
勝自磨劍,人問曰:"何以為?"(磨劍干什么呢?)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吾英王,奚跪?yàn)椋?我是英王,為什么要給你下跪呢?)
⑸"何……之為"。這個(gè)格式的意思是"還算得上……"、"還談得上什么……"、"還說什么……"。
秦不哀吾喪而伐吾同姓,秦則無禮,何施之為?(還談得上什么恩惠呢?)
國仇未報(bào),何以家為?
何以名為?臣夫桑下之餓人也?
⑹"得無"、"無乃"。"得無"又寫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該不會(huì)"、"莫不是"、"只怕是"、"豈不是"、"莫非"等。
得無教我獵蟲所耶?
日飲食得無衰乎?
得毋有病乎?
"無乃"又寫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豈不是"、"莫非是"、"恐怕要"等。
求,無乃爾是過歟?(恐怕要責(zé)備你吧?)
師勞力竭,遠(yuǎn)主備之,無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
今君王既棲于會(huì)稽之上,然后乃求謀臣,無乃后乎?(豈不是晚了點(diǎn)嗎?)
※固定句式總結(jié)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結(jié)構(gòu),或者凝固結(jié)構(gòu)。它的語法特點(diǎn)就是由一些不同詞性的詞凝結(jié)在一起,固定成為一種句法格式,表達(dá)一種新的語法意義,世代沿用,約定俗成,經(jīng)久不變。它的分類可按表達(dá)語氣的種類分為四種:
第一種:表陳述語氣常用的有:有以(有......用來)、無以(沒有......用來)、有所(有.....的)、無所(沒有......的)、比及(等到......的時(shí)候)、為......所。
第二種:表疑問語氣常用的有:奈何(怎么辦)、何如(怎么樣)、如......休(把......怎么樣)、得無......耶(大概......吧、恐怕......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