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復習文言文實詞教案
句中主語為“其罪”, “與童貫”是狀語,而“等”應該是句子的謂語。所以它是“一樣”、“等同”之義,而非“等人”、“等等”。
8、(08廣東)時侃為散吏,訪薦為主簿,相與結友,以女妻侃子瞻(嫁給)
(七)語境分析法(根據上下文意思推斷詞義)
文言實詞絕大部分是一詞多義的,詞義是不定項的,我們可以結合上下文來判定實詞的含義,上下文這個語境是相對穩定的,語境可以幫助我們確定詞義的。語境可分為句子內部語境和外部語境,所謂內部語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語言環境,所謂外部語境就是針對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語境,即上下文的語言環境。
1、梅以欹為美,正則無景 ( 傾斜 )
根據“無景”與“美”意思相反,可推斷“欹”與“正”意思也相反,即“傾斜”。
2、天保中,郡縣大水、人災,絕食者千余家。 (斷糧)
現代漢語中“絕食”指斷絕飲食,以示抗議或自殺;而本句前文已交代“天保中,郡縣大水、人災”,下文又寫太守蘇瓊“貸粟以付饑者”,那么這個“絕食”當指水災后斷了糧食。今義是主動地斷絕飲食,此處則是被迫無奈斷了糧,古今異義。
3、優孟,故楚之樂人也。長八尺,多辯,常以談笑諷諫 (XX年全國卷ⅱ第8題a項)
“辯”用于動詞謂語“多”(形容詞活用作動詞“富有”)之后,作賓語,應該是名詞。由此可推斷,選項釋為動詞“辯駁”有誤。(“辯”的正確解釋是“辯才”)
4、(07浙江)又念昔日定國過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詩幾百余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敬佩)
第3課時
1、閱讀下面文段,回答問題:
桑懌,開封雍丘人。舉進士,再不中,去游汝潁間,得龍城廢田數頃,退而力耕。歲兇,汝旁諸縣多盜。懌白令:“愿往來里中察奸民。”因召里中少年,戒曰:“盜不可為也!吾在此,不汝容也!”少年皆諾。里老父子死未斂,盜夜脫其衣。里老父怯,無他子,不敢告縣,裸其尸,不能葬。懌聞而悲之,然疑少年王生者。夜入其家,探其篋,不使之知覺。明日遇之,問曰:“爾諾我不為盜矣,今又盜里父子尸者,非爾邪?”少年色動,即推仆地縛之。(XX年全國ⅱ卷)
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a.歲兇,汝旁諸縣多盜。 兇:不吉利
b.懌白令:“愿往來里中察奸民。” 白:稟告
c.戒曰:“……不汝容也!”少年皆諾。 諾:答應
d.夜入其家,探其篋,不使之知覺。 篋:小箱子
2、解釋“弄璋”、“弄瓦”在文中的含義并說說你的理由。
隆慶時,紹興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沖道,縛至府,問曰:“汝何業?”曰:“賣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識所謂,漫應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責之。未幾,果雙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馮夢龍《古今譚概》)
“我夫人有娠”(娠:身孕)
“果雙生一男一女”
“璋也弄,瓦也弄” 弄璋:生男 弄瓦:生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