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三語文字音知識
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知識講解
漢字數量雖然眾多,但常用字只有2500個,次常用字1000個,考題一般不會超出這3500個字的范圍,絕大部分會出自2500個常用字。字音以《現代漢語詞典》為準。
從高考的實際看,復習應以多音多義字、形近異讀字、容易讀錯的字為重點,要特別注意一輪復習資料中整理出的《容易讀錯的字一覽表》、國家頒布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和高中語文課本(1~6冊)后面的《現代漢語詞語表》。
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試題,不宜做得過多過濫,直接把握常見字的正確讀音更為重要。考生應創造一套適合自己記憶的學習方法,準確認讀常見的讀音,打好“預防針”,增強免疫力,增強抵抗錯誤讀音干擾的能力。特別要注意糾正因方言原因而誤讀的字的讀音。
解答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試題,注意以下幾點:
1、讀準形聲字
漢字中80%以上的字是形聲字。
形聲字的聲旁表示字的讀音,但古今卻有許多變化。
有的現在仍可按其聲旁讀音,如“氛(fēn)圍”、“豺(chái)狼”等。
有的聲調發生了變化,如“憮(wǔ)然”、“諍(zhèng)友”、
“規矩(jǔ)”、“皎(jiǎo)潔”、“璞(pú)玉”等。這些字聲旁的讀音與整個字的讀音聲韻母相同,只有聲調變了,這就更加大了記憶和辨識的難度。好在近幾年高考有意回避這類字,不過今年,湖北省命題又出現了這類字,考生們要特別注意。
有的卻與聲旁差別很大。如,“剎那”的“剎”讀chà,不讀shā;“泥淖”的“淖”讀nào,不讀zhuó;“腳踝”的“踝”讀huái,不讀guǒ;“纖維”的“纖”讀xiān,不讀qiān;“酵母”的“酵”讀jiào,不讀xiào;“恪守”的“恪”讀kè,不讀gè;“馬廄”的“廄”讀jiù,不讀jì;“一縷”的“縷”讀lǚ,不讀lóu;“山嵐”的“嵐”讀lán,不讀fēng ;“攝取”的“攝”讀shè,不讀niè。再如:梏(gù)、捭(bǎi)、熾(chì)、撻(tà)、笞(chī)、漬(zì)、酗(xù)、懣(mèn)等
因此,不能按聲旁讀音的形聲字常常是命題的重要范圍。做題時,對聲旁不起標音作用的形聲字要重點防范,不可因讀半邊字而誤讀。
2、留心辨析多音字
多音字,顧名思義,就是一字多音。一字多音是漢字的重要特點。在漢語中,一字多音現象主要是因一字多用而產生的變調或異音現象。多音字的認讀比較復雜,容易出錯,高考非常注重對多音字的考查,而且主要考查不常用的讀音,做題時對此類讀音尤其要注意。如口語中經常誤讀的字,某些方言中習慣誤讀的字。
(1)注意區別口語與書面語的讀音。
例如,“薄”字在書面語中讀bó(薄弱、單薄、淡薄、日薄西山、薄利多銷),而在口語中讀báo(紙太薄)。又如:“熟”字在書面語中讀shú(熟悉、成熟、深思熟慮、熟視無睹),而在口語中讀shóu(熟透了、燒熟了)。再如,“殼”在書面語中讀qiào(地殼、甲殼、軀殼、金蟬脫殼),而在口語中讀ké(外殼兒、烏龜殼兒、腦殼、駁殼槍)。 翹,書面語讀qiáo(翹首、翹楚),口語讀qiào(翹尾巴、翹起來)。露,書面語讀lù(暴露、露天),口語讀lòu(露丑、露馬腳)。血,書面語讀xuè(鮮血、血肉模糊、血流),口語讀xiě(吐血、血淋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