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文閱讀•根據(jù)內(nèi)容推斷和想象
3.根據(jù)語境推斷和想象作品和相關要素
這里所說的“相關要素”,可以是內(nèi)容方面的,也可以是形式方面的,更多的則是兩者結合的。譬如過去考過根據(jù)文意補寫一個領起句,補寫一個總結句,或者根據(jù)一首詩的具體描寫和抒情,推斷詩中所寫是哪一類人,等等。這類推斷的基本之點是對所給文章有準確的把握,還要分析具體的上下文。
例:閱讀下面一篇微型小說,完成后面的題。
“書 法 家”
司玉笙
書法比賽會,人們圍住前來觀看的高局長,請他留字。
“寫什么呢?”高局長笑瞇瞇地提起筆,歪著頭問。
“寫什么都行。寫局長最得心應手的好字吧。”
“那我就獻丑了。”高局長沉吟片刻,輕抖手腕落下筆去。立刻,兩個勁秀的大字從筆端跳到宣紙上:“同意。”
高局長循聲望去,面露難色地說:
“不寫了吧——能寫好的就數(shù)這兩個字……”
根據(jù)語境作推斷和想象,在文中的橫線內(nèi)補寫承先啟后的兩句話。這兩句話應是:
要完成這道題,要注意這樣幾點:①“書法家”上加引號,是諷刺的,否定的;②“書法家”高局長因為經(jīng)常批文件只會寫“同意”二字,其他字不會寫,自然隱含著沒有實際本領的意思;③這高局長為人并不壞,“笑瞇瞇”、“歪著頭”、“我就獻丑了”、“不寫了吧”的神情、對話都可以看出這一點,至少態(tài)度不惡劣;④“高局長循聲望去”,這表明有人在較遠處大聲說話;“不寫了吧”表明大聲說的是請他再寫幾個字。而“輕抖手腕”、“勁秀”等表明“同意”二字寫得不錯。根據(jù)這樣的分析,補寫的“承先啟后的兩句話”應該是:“人群里發(fā)出嘖嘖的贊嘆聲。有人大聲嚷道:‘請再寫幾個!’”當然,不一定就這樣補寫,只要補寫出的兩句意思正確,能“承先啟后”就可以。
不過,這種類型的推斷和想象,近若干年高考未曾考過。考的主要是前兩類。
三、推斷和想象應注意的問題
主要應注意兩點:
1.推斷的和想象的根據(jù)要充分
這“根據(jù)”就是原文的內(nèi)容。原文的內(nèi)容是推斷和想象的前提。前提條件必須充分。如果不充分,推出的結論便不可信。(這稱為推斷有“據(jù)”。)
2.推斷要合乎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