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詞語專題復習教案
“他們”指醫務人員,應該把第二個“他們”改為“醫務人員”。
3.選用不當
寫作時要注意根據上下文意的要求選用恰當的代詞。
(1)在第三節中詩人告訴我們,當時造成農民生活痛苦的原因是帝國主義的侵略、這是中國人民的真正敵人。
(2)大媽心里一酸,眼淚一下子流了出來,你委屈透了,你的委屈向誰說呢?
(3)弟弟來信說:“他在部隊里很好,同志們都很關心他。”
(4)四十多年前,劉胡蘭壯烈犧牲了、這時她才十五歲。
(5)新蓋的實驗大樓,我還沒有去過,下星期我要到這里去。
(1)中的“這”應改為“它”,指帝國主義。(2)中的兩個“你”都應改為“她”,指大媽。(3)中的兩個“他”都應改為“我”,因為是直接引用信中的話。(4)中講的是四十多年前,應把近指代詞“這”改為遠指代詞“那”。(5)中的。這里”應改為“那里”。
4.人稱涵蓋要得當
“我們”和“咱們”都是第一人稱的復數形式,但用法并不完全相同。“咱們”指說話人和聽話人雙方,“我們”既可以指說話人和聽話人雙方,又可單指說話人一方,要依上下文而定。
(1)要是你以后能出去的話,千萬想法把那個東西交給咱們的人。
(2)近臺沒什么空了,我們遠遠的看罷。
(3)四嫂,別小看我們倆,坐在一塊我們就討論問題。
(4)上星期,咱們學校的足球隊到你們學校去比賽,你們輸了一個球。
(1)中的“咱們”指說話人和聽話人雙方,而且體現出革命同志間的親密關系。(2)中的“我們”指船上的小朋友,包括說話人和聽話人。(3)中的“我們”不包括聽話人“四嫂”。而(4)中的“咱們”不包括聽話人,應改為“我們”。“自己”是個比較特殊的人稱代詞,它主要有三種用法:一是專指句子里所說的某個人,二是泛指任何人,三是用在名詞或代詞之后,有強調的作用。
例如:
(5)我料定這老女人并沒有傷,又沒有別人看見,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誤了我的路。
(6)自己錯了,也已經懂得,又不想改正,自己對自己采取自由主義。
(7)這事到了現在,還是時時記起。我因此也時時熬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自己”簡單地當作“我”來用。
(8)由于我在德、智、體各方面都有一些進步,同學們把自己評為三好學生。
(9)我只是在學雷鋒的活動中做了一些事,黨和人民卻給了自己這么高的榮譽。
(8)(9)中的“自己”都應改為“我”。
四、近義詞誤用
1.程度不同
例:
①買電腦的事我跟領導說了好多次,可是至今也沒得到批復。
②這種陳釀是選用上等原料、采用先進工藝炮制而成的。
③老師派遣我去請張紅的家長。
①中“批復”指對下級的書面報告批注意見答復。應改為“答復”“回答”等。
②中“炮制”一般用于中藥過程,也可引申到政治領域,這里應為“釀制”“釀造”等。
③中“派遣”指政府、機關、團體等命人到某處工作。這里應為口語,“叫”“讓”均可。
2.感情色彩不同
例:
①他人挺隨和,辦事也很圓滑。
②他這個人不抽煙、不喝酒,沒有一點愛好。
③他們正在想盡一切辦法補償施工中的漏洞。
①中“圓滑”是貶義詞,形容人只顧多方面敷衍討好,不負責任。應改為“靈活”。②中“愛好”指對某種事物具有濃厚的興趣。應改為“嗜好”。
③中“補償”的意思是補上不足,重點用于價值抵償。應改為“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