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第一輪文學常識典故復習13
人事/冤怨【長平苦】《史記•趙世家》:“廉頗免而趙括代將。秦人圍趙括,趙括以軍降,卒四十余萬皆阬之。王悔不聽趙豹之計,故有長平之禍焉。”o喻指戰(zhàn)爭慘敗。唐李益《從軍夜次六胡北飲馬磨劍石為祝殤辭》:“畢昴不見胡天陰,東征曾吊長平苦、”另參見地理部•土石“趙坑”、武備部•軍旅“坑降”。
【長沙謫】《史記•賈生列傳》:“于是天子議以為賈生(誼)任公卿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曰:‘雒(洛)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議,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o喻指有才者遭貶滴。唐劉長卿《聽笛歌》:“舊游憐我長沙謫,載酒沙頭送遷客。”另參見人物部•官吏“長沙傅”、人物部•人杰“長沙才子”、政事部•議政“謫長沙”。
【憶黃犬】參見人事部•情感“黃犬悲”。唐杜甫《哀詩》:“范曄顧其兒,李斯憶黃犬。”
【樂生謗】參見人物部•將相“樂毅”。唐張謂《同孫構免官后登薊樓》:“去年大將軍,忽負樂生謗。”
【揚雄投閣】《漢書•揚雄傳》:“漢(王)莽既以符命自立……誅(甄)豐父子,投(劉)棻四裔,辭所連及,便收不請。時雄校書天祿閣上,治獄使者來,欲收雄,雄恐不能自免,乃從閣上自投下,幾死。……請問其故,乃劉棻嘗從雄學作奇字,雄不知情。有詔勿問。然京師為之語曰:‘惟寂寞,自投閣;愛清靜,作符命。'”o喻無故受牽連而獲罪,走投無路。宋陸游《豐年行》:“書生識字亦聊爾,莫作揚雄老投閣。”另參見器用部•宮室“子云閣”、人事部•謬誤“投漢閣”。
【伍員冤】參見人體部•頭面“伍員抉目”。唐元稹《去杭州》“得得為題羅剎石,古來非獨伍員冤。”
【華亭歸夢】參見動物部•飛禽“唳鶴”。宋劉筠《鶴》:“碧樹陰濃釦砌平,華亭歸夢曉頻驚。”
【刖足】參見器用部•珍寶“和氏玉”。o指無端獲罪。唐李頻《下第后屏居書懷寄張侍御》:“刖足豈一生,良工隔千里。”
【衣蜂】參見動物部•蟲豸“伯奇掇蜂”。明李夢陽《七夕邊馬二憲使許過繁臺別業(yè)不成輒用七句述我志懷二十韻》:“末俗但知張市虎,棄時誰切辨衣蜂。”
【萇弘怨】參見人體部•其他“萇弘血”。唐雍陶《蜀中戰(zhàn)后感事》:“歲積萇弘怨,春深杜宇哀。”
【杜鵑啼血】參見動物部•飛禽“杜宇”。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吳宮傷燕】參見動物部•飛禽“吳官燕”。唐劉禹錫《武陵觀火》:“晉庫走龍劍,吳官傷燕雛。”
【冶長非罪】《論語•公冶長》:“(公冶長)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邢昺疏:“舊說冶長解禽語,故系之縲紲。”o指無罪而遭拘囚的冤獄。唐駱賓王《疇昔篇》:“冶長非罪曾縲紲,長孺然灰也經溺。”
【侏儒飽】《漢書•東方朔傳》:“(東方)朔文辭不遜,高自稱譽,上偉之,令待詔公車,奉祿薄,未得省見。久之,朔紿騶朱儒……朱儒大恐,啼泣。朔教曰:‘上即過,叩頭請罪。'居有頃,聞上過,朱儒皆號泣頓首。上問:‘何為?'對曰:‘東方朔言上欲盡誅臣等。'上知朔多端,召問朔:‘何恐朱儒為?'對曰:‘臣朔生亦言,死亦言。朱儒長三尺余,奉一囊粟,錢二百四十。臣朔長九尺余,亦奉一囊粟,錢二百四十。朱儒飽欲死,臣朔饑欲死。臣言可用,幸異其禮;不可用,罷之,無令但索長安米。'上大笑,因使待詔金馬門,稍得親近。”顏師古往:“朱儒,短人也。”朱儒,后又作侏儒。o喻小人得志而賢才受屈。元朱旭《雜詩》之二:“長身素米侏儒飽,飛將無功妄尉侯。”另參見器用部•飲食“侏儒飽飯”、人物部•其他“飽朱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