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語文第一輪文學常識典故復習7
人事/其他【幾兩屐】參見器用部•衣冠“阮家屐”。宋蘇軾《岐亭》之四:“人生幾兩屐,莫厭頻來集。”
【漢機】《莊子•天地》:“子貢南游于楚,反于晉。過漢陰,見一丈人,方將為圃畦,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子貢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子不欲乎?'為圃者卬而視之曰:‘奈何?'曰:‘鑿木為機,后重前輕,摯水若抽,數如泆湯,其名為槔。'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聞之吾師,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于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o指有機心,想投機取巧。唐盧照鄰《山林休日田家》:“耕田虞訟寢,鑿井漢機忘。”另參見器用部•器皿“抱翁”、人事部•真性“漢陰灌”。
【投璧負嬰兒】《莊子•山木》:“子桑雽曰:‘子獨不聞假人之亡與?林回棄千金之璧,負赤子而趨。或曰:“為其布與?赤子之布寡矣;為其累與?赤子之累多矣;棄千金之璧,負赤子而趨,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屬也。”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o喻重自然聯系,輕身外之利。宋黃庭堅《次韻子瞻與堯舒文禱雪霧豬泉唱和》:“林回投璧負嬰兒,豈聞烹兒翁不哭。”另參見倫類部•親眷“投璧負嬰”。器用部•珍寶“棄白璧”。
【忘機】《列子•黃帝》:“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游,漚鳥之至者百往而不止。其父曰:‘吾聞漚鳥皆從汝游,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漚鳥舞而不下也。”o喻思想純樸,與人交往沒有機心。唐李商隱《贈田叟》:“鷗鳥忘機翻浹洽,交親得路昧平生。”另參見倫類部•師友“鷗伴侶”、動物部•飛禽“忘機鷗鳥”、人事部•雅逸‘狎鷗”。
【茵溷】《南史•范縝傳》:“子良問曰:‘君不信因果,何得富貴貧賤?'縝答曰:‘人生如樹花同發,隨風而墮,自有拂簾幌墜于茵席之上,自有關籬墻落于糞溷之中。墜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糞溷者,下官是也。貴賤雖復殊途,因果竟在何處?'”o指各人人生遭際不同。清袁枚《落花》之八:“茵溷無心隨上下,尹邢避面各西東。”另參見植物部•花卉“隨風花”、器用部•其他“飄茵”。
【桑田變】參見地理部•土石“桑田”。唐戴叔倫《湘中懷古》:“倏忽桑田變,讒言亦已空。”
【得馬】《淮南子•人間訓》:“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o指世事無常,禍福相因。唐元稹《哭子十首》之一:“維鵜受刺因吾過,得馬生災念爾冤。”另參見動物部•走獸“塞馬”、人物部•其他“失馬翁”。
【得楚弓】參見武備部•兵器“遺弓”。唐劉長卿《避地江東留別淮南使院諸公》:“何辭向物開秦鏡,卻使他人得楚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