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第一輪文學常識典故復習13
【魯酒旁圍】參見人事部•冤怨“魯酒圍邯鄲”。唐杜牧《新轉南曹……書此篇以自見志》:“宋株聊自守,魯酒怕旁圍。”
【寒灰復燃】《史記•韓長孺列傳》:韓安國事梁孝王為中大夫。“后坐法抵罪,蒙獄吏田甲辱安國。安國曰:‘死灰獨不復然(燃)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無何,梁內史缺,漢使使者拜安國為梁內史,起徒中為二千石。田甲亡走。”o喻失勢后重新得勢。金元好問《甲午除夜》:“暗中人事忽推遷,坐守寒灰望復燃。”另參見地理部•土石“復燃灰”。
【觳觫鐘釁】《孟子•梁惠王上》:“(齊宣)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恐懼顫抖貌),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o指無辜遇禍成犧牲品。宋黃庭堅《四月戊申賦鹽萬歲山》:“濡需且肉食,毅棘恐鐘釁。”另參見動物部•走獸“觳觫”、器用部•車船“觳觫車”。
【燕獄】參見天文部•氣象“燕霜”。唐駱賓二《疇昔篇》:“鄒衍銜悲系燕獄,李斯抱怨拘秦桎。”
【薏苡讒】《后漢書•馬援傳》:“初,(馬)援在交趾,常餌薏苡實,用能輕身省欲,以勝瘴氣。南方薏苡實大,援欲以為種,軍還,載之一車。時人以為南土珍怪,權貴皆望之。援時方有寵,故莫以聞。及卒后,有上書譖之者,以為前所載還,皆明珠文犀。”o喻清白之身徒遭猜疑、誣陷。唐白居易《得微之到官后書因成四章》之三:“侏儒飽笑東方朔,薏苡讒憂馬伏波。”另參見植物部•草本”明珠薏苡”、器用部•珍寶“意苡明珠”。
【爨桐鳴】參見文明部•禮樂“焦琴”。唐顧非熊《冬日寄蔡先輩校書京》:“惟君知我苦,何異爨桐鳴。”
【三字獄】《宋史•岳飛傳》:岳飛被秦檜等誣陷下獄,“韓世忠不平,詣(秦)檜詰其實。檜曰:‘飛子(岳)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世忠曰:‘莫須有二字,何以服天下?'”o喻無罪被冤成獄。清康有為《故四品卿銜軍機章京參預新政候補知府譚君嗣同》:“竟無三字獄,遂以誅董承。”
【白馬清流】《舊五代史•梁書•李振傳》:“天祐中,唐宰相柳璨希太祖旨,譖殺大臣裴樞、陸扆等七人于滑州白馬驛。時(李)振自以咸通、乾符中嘗應進士舉,累上不第,尤憤憤,乃謂太祖曰:‘此輩自謂清流,宜投于黃河,永為濁流。'”o指政治排擠或讒害。請錢謙益《吳門送福清公還閩》:“恩牛怨李誰家事,白馬清流異代悲。”另參見地理部•水流“唐濁流”。
【周公懼流言】參見政事部•貪佞“管蔡流言”。唐白居易《放言五首》之三;“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掩鼻計】《戰國策•楚策四》:“魏王遺楚王美人,楚王說之。夫人鄭袖知王之說新人也,甚愛新人。衣服玩好,擇其所喜而為之;宮室臥具,擇其所善而為之。愛之甚於王。王曰:‘婦人所以事夫者,色也;而妒者,其情也。今鄭袖知寡說之人新人也,其愛之甚于寡人,此孝子之所以事親,忠臣之所以事君也。'鄭袖知王以己為不妒也,因謂新人曰:‘王愛子美矣。雖然,惡子之鼻。子為見王,則必掩子鼻。'新人見王,因掩其鼻。王謂鄭袖曰:‘夫新人見寡人,則掩其鼻,何也?'鄭袖曰:‘妾知也。'王曰:‘雖惡必言之。'鄭袖曰:‘其似惡聞君王之臭也。'王日:‘悍哉!'令劓之,無使逆命。”o喻因嫉妒而讒害他人。唐韓偓《故都》:“掩鼻計成終不覺,馮驩無路教鳴雞。”另參見人體部•頭面“掩鼻”、人物部•婦女“魏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