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第一輪文學常識典故復習13
【焚阬】《史記•秦始皇本紀》:“丞相(李)斯昧死言:……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制曰:‘可。”'又:侯生、盧生不愿為始皇求仙藥,“于是乃亡去。始皇聞亡,乃大怒曰:‘……盧生等吾尊賜之甚厚,今乃誹謗我,以重吾不德也。諸生在咸陽者,吾使人廉問,或為訞言以亂黔首。”于是使御史悉案問諸生,諸生傳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阬(同坑)之咸陽。”o喻殘毀文明。唐李商隱《贈送前劉五經映三十四韻》:“屋壁余無幾,焚阬逮可傷。”另參見地理部•土石“秦灰”、地理部•土石“秦坑”、文明部•文具“詩書焚爇”。
【悲人彘】參見人事部•謬誤“人彘”。清趙翼《土城懷古》之二:“不聞官掖悲人彘,肯使兵塵喪帝羓。”
【長門泣】參見文明部•文章“千金賦”。o喻失寵后的凄怨心情。南朝梁何遜《揚州法曹梅花盛開》:“朝灑長門泣,夕駐臨邛杯。”
【空賦白頭吟】參見文明部•詩詞“白頭吟”。唐李紳《新樓詩二十首•城上薔薇》:“風月寂寥思往事,暮春空賦白頭吟。”
【絕弦】參見文明部•禮樂“高山流水”。宋黃庭堅《次韻奉送公定》:“塵埃百年琴,絕弦為鐘期。”
【班女怨】漢班婕妤《怨歌行》并序:“昔漢成帝班婕妤失寵,供養于長信宮,乃作賦自傷,并為怨詩一首:‘新制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成合歡扇,團圓似明月。出人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風奪炎熱,棄捐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o指婦女因失寵而哀怨。唐竇牟《元日喜聞大禮寄上翰林四學士中書六舍人二十韻》:“忽思班女怨,遙聽越人吟。”另參見器用部•日用“團扇”、文明部•詩詞“紈扇詞”、人物部•婦女“班姬”。
【吞炭】參見人物部•人杰“豫讓”。明張煌言《羈恨二首》之二:“暫將吞炭恨,并作茹荼憐。”
【博浪飛椎】《史記•留侯世家》:張良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游,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o喻報仇雪恨。清朱彝尊《彭城道中詠古二首》之二:“博浪飛椎后,圯橋進履車。”另參見地理部•土石“博浪沙”、武備部•兵器“博浪椎”。
【禽填海】《山海經•北山經》:“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o喻申冤報仇,或喻獻身大業。唐杜甫《寄岳州賈六支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浪作禽填海,那將血射天。”另參見地理部•水流“精衛填海”、地理部•土石“銜石”、動物部•飛禽“精衛鳥”、人事部•志趣“填渤澥”。
【鞭尸】《史記•伍子胥列傳》:伍子胥之父兄為楚平王所害,他立誓要報仇,逃到吳國,幫助吳王闔廬攻破楚國的郢都。時楚平王已死,伍子胥“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o喻泄憤報仇。唐李白《酬裴侍御對而感時見贈》:“鞭尸辱已及,堂卜羅宿莽。”另參見人物部•將相“鞭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