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文言實詞
【答案】 c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題。
昔者,齊王使淳于髡獻鵠于楚。出邑門,道飛其鵠,徒揭空籠,造詐成辭,往見楚王曰:“齊王使臣來獻鵠,過于水上,不忍鵠之渴,出而飲之,去我飛亡。吾欲刺腹絞頸而死,恐人之議吾王以鳥獸之故令士自傷殺也。鵠,毛物,多相類者,吾欲買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他國奔亡,痛吾兩主使不通。故來服過,叩頭受罪大王。”楚王曰:“善,齊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賜之,財倍鵠在也。(《史記•滑稽列傳》)
4.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
a.徒揭空籠,造詐成辭 揭:揭開
b.去我飛亡 去:前往
c.痛吾兩主使不通 使:讓
d.叩頭受罪大王 罪:懲罰
【解析】 此題考查根據語境判斷文言實詞意義的能力,可根據詞典中的多個義項,用“代入檢驗法”選義。a.揭:舉;b.去:離開;c.使:使者。
【答案】 d
5.下面各組句中加點詞意義不同的一項是
( )
a.①齊王使淳于髡獻鵠于楚②齊王使臣來獻鵠
b.①是不信而欺吾王也②齊王有信士若此哉
c.①去我飛亡②欲赴他國奔亡
d.①恐人之議吾王以鳥獸之故令士自傷殺也②痛吾兩主使不通。故來服過
【解析】 此題考查多義實詞的辨析能力,亦可采用“代入檢驗法”選義。a.“使”均為“派、派遣”;b.“信”均為“誠實”;c.“亡”均為“跑掉”;d.“故”分別為“緣故”和“所以”。
【答案】 d
6.對下面加點詞的活用解釋不當的一項是
( )
a.道飛其鵠 (名詞活用作動詞)
b.造詐成辭 (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c.出而飲之 (使動用法)
d.財倍鵠在也 (名詞活用作動詞)
【解析】 此題考查對文言文實詞活用的判斷能力。答此題可采用“語法分析推斷法”。a.“道”,應為名詞作狀語,意為“在路上”。古漢語中名詞直接用來修飾或限制動詞時用作狀語,本句中名詞“道”直接限制動詞“飛”。b.“詐”本義為“虛偽”,形容詞,作“造”的賓語后活用作名詞“虛偽的經歷”。c.“出”和“飲”用在代詞“之”(代“鵠”)前面,表“使它出來”“使它喝水”之意,故為使動用法。d.“倍”本為名詞“倍數”,這里表“增加一倍”之意,故為名詞活用作動詞。
【答案】 a
【參考譯文】
從前,齊王派淳于髡到楚國去獻鴻鵠。出了城門,在道路上那只鴻鵠飛走了。(淳于髡)只舉著個空籠子,編造虛偽的經歷成了一套謊話,前去見楚王說:“齊王派我來獻鴻鵠,(乘船)從水中經過,(我)不忍心讓鴻鵠干渴,放出來讓它喝水,它離開我飛掉了。我想剖開肚子或勒緊脖子自殺,又恐怕別人議論我們大王因為鳥獸的緣故讓謀士自己傷害自己或自殺。鴻鵠,是長毛的禽類,有很多相似的,我想買一只代替它,這是不誠實而欺騙大王的行為。(我)想逃跑到別的國家去,又哀痛著我的兩位國君的使者不能聯系,所以來承認錯誤,向大王叩頭接受大王處罰。”楚王說:“好,齊王(竟)有這樣誠實的士人啊!”(于是)優厚地賞賜了他,(賞賜他的)財物比有鴻鵠在的情況下增加了一倍。
四、閱讀下文,完成7~8題。
顏回好學
回年二十九,發盡白,蚤死。孔子哭之慟,曰:“自吾有回,門人益親。”魯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