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形象語言
(答案:月落星稀天欲明之際,一位思婦徹夜不眠,孤獨難耐。)
三、 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問: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這首詩寫秋晚山景,描繪了山中秋雨過后清朗明凈的月夜:松間的明月、石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中的漁舟有機地勾勒出了一幅恬靜、淡遠的秋色晚景圖。這首詩是王維晚年隱居輞川時所作,寫秋晚山景,借以表達作者對純樸安靜、放縱山林生活的熱愛。)
當堂訓練 2 班級: 姓名:
《詩歌鑒賞之語言》 執筆人:王衛鋒
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送魏萬之京 李頎
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況是客中過。
關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注:御苑,皇家宮苑,指京城。
此詩以長于煉字為后人稱道,第三聯中的“催”“向”二字更見推敲之功,請你選擇其中一字分析其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