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第二輪專題復習 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何作者的觀點態度
④閨中懷人。如:王昌齡《閨怨》、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李白《樂府》(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4.生活雜感
①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如:王維《山居秋暝》,孟浩然《過故人莊》。
②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劉禹錫《烏衣巷》、姜夔《揚州慢》。
③借古諷今的情懷。如:李商隱《賈生》、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④青春易逝的傷感。如: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⑤仕途失意的苦悶。如:白居易《琵琶行》、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⑥告慰平生的喜悅。如:杜甫《春夜喜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
5.長亭送別
①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鈴》、王維《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②情深意長的勉勵。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坦陳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這是一首送別詩。詩的構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首兩句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孤寂之情;后兩句自比冰壺,表達自己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全詩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考題例析】
閱讀歐陽修《采桑子》,分析這首詞的內容主旨。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解。鷗鷺閑眠,應慣尋常聽管弦。
風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誰羨驂鸞,人在舟中便是仙。
【導析】答案示例:這首詩描寫西湖月夜,湖水天光相映,柔風習習,夜鳥閑眠,一片寧靜、美好,好似人間仙境。抒發了詩人愛戀西湖風光和現實生活的美好情懷。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認真閱讀詩句,整體感知詩歌寫得大致意思;其次是明確詩中提到地點(西湖)、時間(月夜),人物(詩人)、事件(蕩舟西湖)和主要景物(天容水色、鷗鷺閑眠、風清月白),歸納時要善于摘錄詩中詞語組合;第三步,根據“卒章顯志”的特點揣摩詩人的思想主旨,抓住重點詞語或短語“誰羨”、“便是仙”進行解讀,詩句結尾句不再描寫,而是議論,這正是解讀主旨的關鍵。前面景色描寫非常寧靜、美好,才會有“人在舟中便是仙”的感覺。這種鑒賞題在解答時,通常“切分”為兩點,一是根據詩句描述內容,二是揭示主旨。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寫了……抒發了……”。
【能力訓練一】
1.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6分)
菩薩蠻 李 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關于這首詞表達的內容,有人認為是“游子思歸鄉”,有人認為是“思婦盼歸人”,也有人認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請簡要說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