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第一輪總復習常見易混詞辨析專題
22.反應•反映
反應:指事情引起的意見、態度或行動,帶有被動色彩;名詞。如:對他的發言,群眾反應冷淡。反映:指主體把客觀存在的情況(包括言論、意見或某種帶有規律性的東西)原封不動地表現出來;動詞。如:向上級反映群眾意見。
23.妨礙•妨害
妨礙:著重指造成一定障礙,程度較輕。如:妨礙交通。妨害:著重指有損害,程度較重。如:妨害健康。
24.放縱•縱容
“放縱”的對象是自己或別人的好的行為或不好的行為。如:在詩中他放縱自己的感情!翱v容”的對象多是別人的不好的行為。如:縱容犯罪。
25.廢止•廢置
廢止:多指法令、制度等被取消,停止施行。廢置:認為無用而擱在一邊。如:材料被廢置。
26.膚淺•浮淺
都指局限于表面,學識淺或理解不深!案\”還指淺薄(缺乏學識和修養)。如:內容浮淺。
27.富余•富裕
富余:足夠而有剩余。如:富余人員。富裕:指財物充裕。如:日子過得富裕。
28.撫養•扶養•贍養
撫養:愛護并教養;一般指長輩對晚輩。扶養:養活;對長幼皆可。贍養:供給生活所需;特指子女對父母在物質和生活上進行幫助。
29.腐蝕•侵蝕•腐化
腐蝕:本義指通過化學變化,使物體損壞;多比喻腐朽的思想和惡劣的環境會使一個人逐漸變質墮落。侵蝕:指逐漸侵害使變壞。如:病菌侵蝕人體。還指一點一點地侵占財物。腐化:指思想行為變壞(多指過分貪圖享樂)。如:生活腐化。
30.富饒•富庶•富足
富饒:側重國家或地區等大范圍的物產多,財富多。富庶:側重某一地區的資源豐富,人口眾多。富足:側重人們的物質生活豐富。
31.賦予•付與•給予
“賦予”“付與”都指交給重大任務、命令等。使用對象較“給予”窄!案杜c”還指給付。“賦予”“付與”只帶名詞性賓語。“給予”還可帶動詞性賓語。如:給予答復。
32.伏法•服法
伏法:指犯人被執行死刑。服法:指認罪。
33.改善•改進
改善:多用于生活、關系等。改進:多用于工作、方法等。
34.干涉•干預
干涉:過問或制止,多指不該管而硬管,要對方服從。如:干涉他國內政。干預:指過問別人的事;語義輕。如:事涉隱私,不便干預。
35.擱置•擱淺
擱置:強調事情被放起來而不能進行。如:此議案被擱置。擱淺:強調受到阻礙而不能進行。如:談判擱淺。
36.工夫•功夫
工夫:多用于時間方面,如:一會兒工夫。功夫:多用于本領、造詣方面。如:真功夫。
37.詭辯•狡辯
詭辯:以欺詐的言辭迷惑人,以達到為自己辯解的目的。狡辯:指理屈詞窮,以強詞奪理進行辯解。
38.核算•合算
核算:指企業經營上的核查計算。如:核算成本。合算:①不吃虧。如:很合算。②考慮。多疊用。
39.核查•檢查
核查:指審查核實。如:核查案情。檢查:指用心查看是否有問題。如:檢查工作。
40.和諧•協調
都指配合得當,用于樂曲、布局、色彩、人際關系等;形容詞。協調還可作動詞,如:協調各方,相互協調。
41.拘謹•拘束
拘謹:側重小心。拘束:側重受到限制!熬惺边是動詞。如:不要拘束孩子的正當活動。
42.眷戀•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