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第一輪總復習常見易混詞辨析專題
聲明:意為公開表示態度或說明真相,如:鄭重聲明;亦可作名詞,表示聲明的文告,如:發表聯合聲明。申明:指鄭重說明,如:申明理由。
64.推辭•推脫•推卸•推托
都有拒絕的意思。“推辭”指拒絕任命、邀請、饋贈等。“推卸”、“推脫”都有推辭之意,但“推卸”使用范圍比“推辭”廣。如:推卸責任。“推脫”指不肯承擔責任,與“推卸”同。“推托”專指借故拒絕,后面帶上托詞或拒絕的原因。如:他推托身體不舒服,不肯上臺表演。
65.停留•滯留•停頓•停滯
停留:指暫時停止前進,用于人時有主動意味。如:稍作停留。滯留:指停留不動,有被動意味。如:滯留機場。停頓:指事情中斷或暫停。停滯:指因受阻而不能順利發展。如:生產停滯。
66.委屈•委曲
前者指受到不應有的指責或待遇,心里難過,如:滿腹委屈;后者指曲折之義,如:委曲的河流。成語“委曲求全”是指勉強遷就,以求保全,其中“委曲”用的是引申義,不能誤寫成“委屈”。
67.斡旋•周旋
斡旋:指調解。如:從中斡旋,解決雙方爭端。周旋:多指交際應酬;還用于軍事。如:同敵人周旋。
68.消失•消逝•消釋
都有逐步減少以至沒有的意思。消失:適用范圍廣。消逝:多用于聲音、時間等。消釋:多指疑慮、嫌怨、痛苦等消失;又指融化(文言用法)。
69.修飾•粉飾•裝飾
修飾:指梳妝打扮或修整裝點使外表整潔美好,也指使語言文字明確。粉飾:常指裝點門面,掩蓋實際。貶義詞。如:粉飾太平。裝飾:指人、物或建筑裝點外觀,泛指點綴;又指裝飾品。
70.形跡•行跡
形跡:①舉動、神色,如:形跡可疑;②痕跡,如:不留形跡。行跡:指行蹤,如:行跡不定。
71.學力•學歷
學力:在學問上達到的程度。如:同等學力。學歷:學習的經歷,指曾在哪些學校肄業或畢業。如:大學本科學歷。
72.掩飾•掩蓋
掩飾:指使用手段掩蓋缺點、錯誤等。掩蓋:①遮蓋;②隱藏,隱瞞。“掩飾”是貶義詞,“掩蓋”是中性詞。
73.演變•演化
演變:既用于自然界,也用于人類社會。如:思想的演變。演化:一般用于自然界。如:動物的演化。
74.湮沒•淹沒
“湮沒”指埋沒。如:湮沒無聞。“淹沒”指水漫過,也比喻蓋過。如:講話被掌聲淹沒。
75.偵察•偵查
偵察:指為弄清敵方情況而進行的軍事活動。偵查:指公安、檢察機關為確定犯罪而進行的調查。
76.制訂•制定
制訂:創制擬定,重在“訂”,草擬過程。如:制訂方案。制定:定出(法律、規程、計劃等),重在“定”,決定。如:制定政策。
77.質疑•置疑
質疑:指提出疑問。如:他質疑道:“這種觀點有充分證據嗎?”置疑:指懷疑(用于否定)。如:無可置疑。
78.中止•終止
中止:意為中途停止。如:剛做了一半就中止了。終止:意為最終結束、停止,如:三年后合同自然終止。
79.莊嚴•莊重•鄭重
莊嚴:側重威嚴不可侵犯。用于人的態度、表情、動作,也用于環境、氣氛等。如:莊嚴的時刻。莊重:側重端莊持重。只能用于人。如:神色莊重。鄭重:側重態度,嚴肅認真。如:鄭重其事,鄭重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