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鑒賞詩歌的語言與表達技巧第二輪導(dǎo)練復(fù)習(xí)教案
(1)【答案】 總領(lǐng)全詞,點明主旨;議論開篇;奠定感情基調(diào)。
【解析】 本題考查對詩歌特點的把握與評析能力。“今古河山無定據(jù)”,言江山多更迭的興亡之感,開篇境界宏大,貫通古今,胸懷天下,更為全詞奠定了蒼涼悲愴的感情基調(diào);“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借景抒情,境界開闊,寫戰(zhàn)爭的頻繁和塞外的荒涼蕭索。此類題目,首先要理解詞句本身的意思,關(guān)注表現(xiàn)手法,分析表達效果,方能全方位地評價其特點。
(2)【答案】 ①以情相問,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之情為形象之景,增強了全詞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照”“秋雨”三個意象連用,委婉地表達出詞人心中的孤寂、惆悵之情。
【解析】 本題考查對詩歌表現(xiàn)手法的賞析能力。“一往情深深幾許”是針對“情”的問句,“深山夕照深秋雨”卻是寫景作答,化抽象之“情”為具體之景,形象生動。在寫景句中,三個意象疊加,營造了凄涼憂傷的氛圍,委婉地抒發(fā)了詞人的一腔惆悵。兩句詞,四個“深”字,加深了凄涼之感,讀來頗有意蘊,而無重復(fù)多余之感。做賞析表現(xiàn)手法的題目,找準手法就找準了賞析點;另外,基本的鑒賞術(shù)語要掌握,結(jié)合詩歌分析是必須的。
點撥提升
一、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創(chuàng)造意境、表達思想感情時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現(xiàn)手法。它的含義非常廣泛,既可以包括各種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類表現(xiàn)手法和藝術(shù)構(gòu)思上的巧妙使用。
①對表達技巧的鑒賞,不僅僅要知道表達技巧“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知道“為什么”(這種表達技巧本身的表達效果)和“怎么樣”(這種表達技巧對表達詩歌思想感情的作用)。在高考中,對表達技巧的鑒賞,重點考查的不是“是什么”,而是“為什么”和“怎么樣”。在回答此類問題時,應(yīng)注意在辨識表達技巧的基礎(chǔ)上,熟練掌握“是什么”(敘)——“為什么”(析)——“怎么樣”(評)這一答題思路。②把握表達效果。表達技巧是為主旨服務(wù)的。因此,在分析表達技巧時,必須密切聯(lián)系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和其中滲透的詩人的思想感情。應(yīng)當結(jié)合各種表達技巧的特點和詩詞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重點評析其作用、效果。
答題思路:(1)指出什么地方用了什么技巧或手法。如果手法對應(yīng)范圍是全詩,就直接指出全詩用了什么手法。如對應(yīng)的是句子,就指出哪個句子用了什么手法。如“官倉老鼠大如斗,見人開倉亦不走”這兩句詩運用了比喻、夸張的手法。(2)分析怎樣用的。如上例,詩人把貪官污吏比作大老鼠,刻畫了貪官污吏膽大貪婪的無恥形象。(3)點出用這個手法有什么好處。要扣住塑造形象和表達主旨兩方面來說。如上例這個比喻形象傳神地塑造了貪官的形象,表達了人民對其的憎惡之情,批判了統(tǒng)治者的無恥。
答題模式:詩歌(詩句)用了(什么技巧),寫了什么景物或圖景,突出了(事物)什么特點,表達(抒發(fā))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二、語言鑒賞
詩歌語言從內(nèi)容的角度可分為意象語言、情感語言、象征語言、特定稱謂語言。意象語言是指詩歌中所描繪的被人們賦予了特定內(nèi)涵和承載了作者特定情感的物象,詩人常常借助它們來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如“松”象征頑強不屈,“菊”則象征不畏霜凍的堅強,而“蓮”則代表潔身自好。情感語言指能直接表露詩人情感傾向的詞語,如“悲”“冷”“憂”等明顯帶有喜怒哀樂的情感色彩。象征語言指詩中含有象征意義的詞語或句子,如“落日”常常用來指事物即將結(jié)束、消亡,而“朝陽”則象征著新生的事物或力量。特定稱謂語言指那些具有特殊稱呼的詞語,如“秋水”指眼睛,“鴻雁”指書信,“盜泉”喻不義之財?shù)取E宄@些語言類型,一則有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詩歌內(nèi)容,二則有利于我們準確地把握鑒賞的側(cè)重點,以便更好地確定答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