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文言文信息復習
必考題型——文言文信息篩選指津
“篩選文中的信息”是文言文閱讀中的一個重要考點,也是一個難點,它考查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的分析能力,近年來高考文言文閱讀試題中每年都出現(xiàn),這種篩選有時要求指明信息的具體內容,有時要求答出某個論點的根據(jù)、某個事件發(fā)生的原因、某種發(fā)展導致的結果等等。本文擬結合近幾年的高考試題從設題的干擾角度和解題思路作一歸納,幫助考生掌握此類題的解題規(guī)律和技巧
一、把準對象,忌張冠李戴
近年來,高考文言文閱讀試題的選文多為人物傳記類文段,這類選文往往涉及到幾個人物,而題干的要求則是“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某人……的一組”。因而命題人在設計錯例時,就時常采取張冠李戴的方法,即把其他人物所做之事錯位到題干要求表現(xiàn)的人物身上。在選文中出現(xiàn)的人物決不止一個,而我們答這個題是只要抓住題干中的“某人”的行為舉止,就可以做初步篩選:把羅列的句子中不是“某人”所說所想所做的句子排除,相應的包含這個句子的選項也就被排出,從而幫助解題。
[例1]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田單“兵不厭詐”手段的一組是 (XX年全國高考題)
①燕王以為然,使騎劫代樂毅 ②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
③遣使約降于燕,燕軍皆呼萬歲 ④令即墨富豪遺燕將,燕軍由此益懈
⑤牛尾熱,怒而奔燕軍,燕軍夜大驚 ⑥燕軍視之皆龍文,所觸盡死傷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第①句陳述的是燕王不再信任樂毅,而改用騎劫代替樂毅。⑤句是描述“!焙汀把嘬姟钡那闋睿蘧涫钦f燕軍大敗,這三句都是寫他人的,沒有涉及題干要求表現(xiàn)的主要人物“田單”,而命題者卻“明白張膽”地將他們移植到“田單”身上。排除①⑤⑥所在的選項,從而得出答案c。
[例2] 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其父自清慎如此”的一組是(XX年全國高考題)
③又少進飲食,行數(shù)百里
此句如果單從字面來看,很容易誤為“清慎”的舉動。實際上此句是說胡質帳下那個都督為巴結上司,悄悄地供給胡質食物,一路相伴,命題者巧妙地利用此句省略主語的特點,將都督的所為之為嫁接到胡質身上,讓考生判斷。
二、體情察意,忌斷章取義
在歷年的高考中,文言文閱讀所選擇的文段一般都是傳記文章,文中的主角又一般都是民族英雄、清官、廉吏、良母、孝子等,作者往往通過記敘人物言行去刻畫人物性格,講究表現(xiàn)“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因此要在典型環(huán)境中通過洞察人物言行背后的“隱情”去分析人物性格。有時命題人在選擇錯例時,利用考生缺乏語境意識的通病,故意選擇貌似正確實質脫離語境的是是而非的句子,進行干擾。因此,作為考生必須學會體情察意,就文意定句意,在讀懂弄通全篇的基礎上,去掌握人物言行的真正意圖。
[例3]下列句子分編為四組,全都表明李廣對待部下“寬緩不苛”的一組是(XX年全國高考試題)
①解鞍,令士皆縱馬臥 ②得賞賜輒分其麾下
③專以射為戲 ④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
⑤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 ⑥廣軍士大夫一軍皆哭
a.①③b.①⑤⑥c.②③⑥d.②④⑤
第①句“解鞍,令士皆縱馬臥”,這是李廣的小部隊在遭遇匈奴的數(shù)千騎兵時,極為無奈之下作出的疑兵之計。此時李廣的部隊如果逃跑的話,必然遭到匈奴的追射,只有讓敵人認為自己只是誘敵的疑兵,才能避免被追殺。但不少考生沒有將此句放入情境中去考慮,未從文章整體上了解“解鞍”的意圖,誤認為這兩句是李廣讓部下休息,從而作出錯誤的判斷,陷入了命題者設下的“斷章取義”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