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序
天”,引出“天高地迥”二句;“極娛游于暇日”引出“興盡悲來”二語,于是緊緊相乘抒發身世之感。遂引用“馮唐”等四人懷才不遇而失志之典,借他人之酒杯,澆自家之塊壘。“所賴君子安貧”以下,用以勉勵自己不因處境困窘而改變志節。
第四部分:寫自己有幸與會,應命做詩。
“無路請纓”四句再說自己的遭遇。“舍簪笏“以下八
句,說自己路過滕王閣,把當時的賓主合在一起說;“楊意不逢”等四句言自己甚愿做詩。“嗚呼”以下各句,述作序的旨意,以謙詞作結,收束全文。
解說:教師可以采用小組討論、師生質疑解答、點撥、啟發等多種方式。但無論如何教師必須保證讓學生自我思考、自我分析,決不能越俎代庖將答案直接告訴學生。引導學生對有關文字材料進行“精加工”,也是培養閱讀能力的關鍵。因此,必須抓住這一環節。
三、作業:背誦所學內容。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滕王閣序》能流傳千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語言藝術的角度看,主要是以下兩點:工整的對偶和文情并茂的“警句”。
二、品析鑒賞
1、對偶品析
這篇文章是駢體文。文中四字為一語六字為一語的句子很多,前后語句完全對偶(沒有成對的,只有“嗟乎”“所賴”“勃”“嗚呼”“云而”九個字),還講究字的平仄關系,所以聲調讀起來十分和諧。試就第一段看其對偶關系:
南昌故郡 星分異軫 襟三江而帶五湖
洪都新府 地接衡廬 控蠻荊而引甌越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 雄州霧列
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塌 俊彩星馳
臺隍枕夷夏之交 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搖臨
賓主盡東南之美 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幃暫住
十旬朽暇,盛友如云 騰蛟起鳳孟許士之詞宗
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紫電清霜王將軍之武庫
不僅句與句對偶,還有不少的句子,本身之中又有些詞或詞組也對偶,這叫做“當句對”,如第一段中的:
如: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三江”對“五湖”、“蠻荊”對“甌越”)
騰蛟起鳳,……紫電清霜,……(也屬于“當句對”)
2、對偶句與仿句練習
①教師任意讀出課文中的上句,要求學生對出下句。
②教師根據課文的情境自出若干語句要求學生對出下句。
如:a.騰王閣中,高朋滿座;都督宴上,盛友如云
b.見秋水之浩淼;望長天之云徹
c.文不加點,誰人騰蛟起鳳;倚馬可待,王勃繡口錦心
③要求學生仿照以上做法利用文中語句編制“對偶句”。
(解說:此舉旨在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并促進學生的自主創意構思。應該在;兩個方面要求學生:句式、句意,不必苛求平仄上的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