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基礎(chǔ)知識專題復(fù)習(xí)學(xué)案(四)
d.我告訴他們:“是眾多的愛(父母之愛,手足之愛,愛人之愛,甚至許多陌生人之愛),讓我活得有勇氣,有希望。”
二、(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這段文言文,完成7—10題。
竇嬰字王孫,孝文皇后從兄子也。父觀津人也,喜賓客。孝文時為吳相,病免。孝景即位,為詹事。
梁孝王,帝孝景弟也,母竇太后愛之。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飲。是時,上未立太子,酒酣,上從容曰:“千秋萬歲后傳王。”太后歡。嬰引卮酒進(jìn)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傳,漢之約也,上何以得傳梁王!”太后由此憎嬰。嬰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嬰門籍,不得朝請。
孝景三年,吳、楚反,上察諸竇無如嬰賢,召入見,固讓謝,稱病不足任。太后亦慚。于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孫寧可以讓邪?”乃拜嬰為大將軍,賜金千斤。嬰言袁盎、欒布諸名將賢士在家者進(jìn)之。所賜金,陳廊廡下,軍吏過,輒令裁取為用,金無入家者。嬰守滎陽,監(jiān)齊、趙兵。七國破,封為魏其侯。游士賓客爭歸之。每朝議大事,列侯莫敢與抗禮。
四年,立栗太子,以嬰為傅。七年,栗太子廢,嬰謝病,屏居藍(lán)田南山下數(shù)月,諸竇賓客辯士說,莫能來。梁人高遂乃說嬰曰:“能富貴將軍者,上也;能親將軍者,太后也。今將軍傅太子,太子廢而不能爭;爭不能得,又不能死。自引謝病,擁趙女屏閑處而不朝。是自明揚主上之過。則妻子無類矣。”嬰然之,乃起,朝請如故。
桃侯免相。竇太后數(shù)言魏其。景帝曰:“太后豈以臣有愛,不相魏其?魏其沾沾自喜耳,多易,難以為相持重。”遂不用,用建陵侯衛(wèi)綰為臣相。
竇太后崩。嬰失竇太后。益疏不用,無勢。
贊曰:“竇嬰以外威為重。而名顯。位卿侯,大業(yè)定矣。然嬰不知時變。兇德參會,待時而發(fā),藉福其間,焉能救斯敗哉!遇合有命,悲乎!”
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召入見,固讓謝 固:執(zhí)意 b.游士賓客爭歸之 歸:歸附
c.諸竇賓客辯士說,莫能來 來:前來 d.益疏不用,無勢 疏:(被)疏遠(yuǎn)
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①嬰亦薄其官,因病免 ②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b.①嬰然之,乃起,朝請如故 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
c.①太后豈以臣有愛,不相魏其 ②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
d.①嬰言袁盎、欒布諸名將賢士在家者進(jìn)之 ②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9.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孝景三年,吳楚反叛,竇嬰答應(yīng)出任大將軍,主要是被皇上“國家有急難,作為帝王的子孫,難道能夠推讓嗎”這番話所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