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語文提分策略:如何寫好記敘文
XX高考語文總復習提分策略:如何寫好記敘文
記敘文要學會描寫技巧:
湖南近兩年高考作文限制了文體,要求寫記敘文或者議論文。可惜的是我們看到的不少數量的作文依然屬于“四不象”文體,寫出的多是一些“散漫文”“雜交文”。記敘文是學生從小學三年級起步學寫作文時就開始練習的文體,應該是一般考生最能得心應手的文體。 然而,很多高考記敘類作文,記事不知事件經過,難懂來龍去脈;寫人讓人難見其人,更別說凸現人物形象、事件波瀾起伏了。其實,生活中那么多活生生的人,各具千秋的形象,只要我們細細觀察、藝術再現,作文就可以寫得極具個性神韻。 記敘文的表達技巧很多,比如倒敘、渲染、鋪墊、照應、伏筆、象征、諷刺、抑揚、懸念、蓄勢、動靜結合、虛實相生、點面結合、欲擒故縱、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但記敘文主要表達手法還是描寫、記敘。描敘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記敘文的水平高低。下邊我們來談談記敘文的描敘技巧,以期對你寫作記敘文有實際的幫助。 一、形神兼備寫肖像
俄國果戈里說:“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鑰匙”,肖像刻畫一般來說,是刻畫人物不可缺少的。肖像主要指人的容貌、神情、姿態、衣飾等方面。形神兼備的肖像刻畫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內心世界,表現出時代的特征;結合情節的發展,還能顯示人物的命運。 下邊舉例介紹幾種基本的肖像描寫方法,以待啟發。
1.從作者觀察的角度寫
“果真紅衣人,振袖傾鬟,亭亭拈帶。望見生人,遍室張皇。”(蒲松齡《聊齋志異•辛十四娘》)
短短數語,把一個絕色少女的溫柔、深情、差澀以至于手足無措的神情舉止描繪得形象生動。 2.從其他人物觀察的角度寫
“龐統入見孫權。施禮畢,權見其人濃眼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統見玄德,長揖不拜。玄德見統貌陋,心中亦不悅。” (《三國演義》) 孫權、劉備都是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人主”,二人見了龐統都心中不悅,以此突出龐統相貌之奇丑。同時也暗寓下文“人不可貌相”之意。 3.從人物自我觀察的角度寫
“(吳蓀甫和趙伯韜決戰前做了一個惡夢,醒來后)無意在大衣鏡前走過的時候一回頭,吳蓀甫又看見自己的臉上擺明了是一副敗相。”(茅盾《子夜》)
從來不肯認輸的吳蓀甫,此時已是個內心充滿了失敗主義情緒和以前判若兩人的人了。 4.描寫人物在不同場合下的不同特點
契訶夫筆下的奧楚篾洛夫即是一個“變臉”的行家,慣于見風使舵。曹雪芹筆下的王熙鳳在黛玉面前、賈母面前、在尤氏面前、在丫環下人面前,可以說更得臉譜變化的精神,把一個惡毒、偽善、欺下瞞上的變臉行家刻畫得淋漓盡致。 5.描寫人物在不同場合的同一特點
《三國演義》寫諸葛亮從初次登場到魂歸西天,在各種不同的場合中多次描寫他羽扇綸巾、儀表從容、談笑風生的豐采,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氣概。一部小說下來,孔明的指揮若定、飄然欲仙的神情儀態,早已深深印在讀者心目中了。 6.工筆細描
“他穿的衣服,還是二十年前的新裝,一件團花的官衫大褂,底下是白紡綢的襯衫,長長的領扣松散著,露著頸上的肉。他的衣服很舒展地貼在身上,整潔,沒有一些塵垢。他有些胖,背微微地佝僂,他的半白的頭發很滋潤分梳到后面,還保持著昔日的豐采。在陽光下,他的臉呈著銀灰色——”(曹禺《雷雨》) 對周樸園的肖像描寫詳細周全,由表及里,給人留下了他頑固、保守、自信、自負的深刻印象。 7.簡筆勾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