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語文提分策略:如何寫好記敘文
這種間接手法筆墨經濟,省卻煩瑣對話,用精煉語言突出人物特征。如魯迅《祝福》中:“一見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說我‘胖了’,說我‘胖了’之后即大罵其新黨。”朱自清《背影》:“他囑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托茶房好好照應我。”也變對話為直接敘述。 此外,還有與其他描寫配合運用進行語言描寫的方法,輔以說話人的語調、神態、肖像等,讓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三、舉手投足見性情
恩格斯有一句名言:“一個人物的性格,不僅表現在他做什么,更表現在怎樣做。”足見舉手投足直接關系人物性格、形象。 下邊舉例談談行為描寫的一些技法。
1.具體描寫人物的連貫動作
《水滸傳》中有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武松打虎”:
“武松見那大蟲復翻身回來,雙手掄起哨棒,盡平生氣力,只一棒,從半空劈將下來。只聽得一聲響,簌簌地,將那樹連枝帶葉劈臉打將下來。定晴看時,一棒劈不著大蟲;原來打急了,正打在枯樹上,把那條哨棒折做兩截,只拿一半在手里。……” 這里寫虎亦即寫人,虎越厲害,越顯武松勇猛。打折哨棒直叫人驚出汗來,直到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才叫人松下一口氣來,看見武松的勇猛無比。 2.人物行動對比描寫
魯迅先生的《藥》用對比描寫的方法把劊子手和華老栓的動作摹寫得生動、親切,讓人一見難忘: “‘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象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攤著;一只手卻撮著一個鮮紅的饅頭,那紅的還一點一點的往下滴。老栓慌忙摸出洋錢,抖抖地想交給他,卻又不敢去接他的東西。那人便焦急起來,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還躊躇著;黑的人便搶過燈籠,一把扯下紙罩,裹了饅頭,塞與老栓,一手抓過洋錢,捏一捏,轉身去了……” 兩相對比,我們清楚地看到了華老栓膽怯、麻木、和善的神態,康大叔兇頑橫暴、貪婪的嘴臉。 3.運用特寫鏡頭
周立波的《暴風驟雨》寫老孫頭被選中的馬摔了又恨又愛的復雜心情,就是通過影視劇中類似特色鏡頭的方法完成的。
“老孫頭起來,跑到柴垛子邊,擔根棒子,攆上兒馬,一手牽著它的嚼子,一手狠狠地掄起木棒子,棒子落到半空,卻就扔在地上,他舍不得打。” 再看岡察洛夫在《奧勃洛摩夫》中對懶惰成性的奧的特寫:
“他足足躺了半個鐘頭,為這個打算而苦惱,后來覺得喝了茶再干也還不遲,可以照樣在床上喝茶,況且躺著思索也并不礙事。他就這么辦了。喝了茶,他坐起身子,差一點就要下床,他向拖鞋望了幾眼,甚至從床上伸下一只腳去,可是立刻又把腳縮了回來……”
令人發笑的懶漢形象就這樣定格似的展現在我們面前。 4.運用比喻等修辭手法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可謂寫得有聲有色,卻只寫了三拳。第一拳從味覺方面設喻:“似開了油醬鋪:咸的、酸的、辣的,一發都滾出來。”第二拳從視覺方面設喻:“似開了個彩帛鋪:紅的、黑的、絳的,都綻將出來。” 第三拳從聽覺方面設喻:“似做了一個全堂水陸的道場:罄兒、鈸兒、鐃兒,一齊響。”三個比喻貼切、生動,魯達的力大勇猛和嫉惡如仇淋漓寫出。又如《駱駝祥子》中寫暴雨下的樣子:“有時候起了狂風,把他打得出不來氣,可是他低著頭、咬著牙,向前鉆,像一條浮著逆水的大魚……仿佛在水里扎了一個猛子。”逆風拉車中的祥子健壯勇猛,卻又悲苦艱辛,通過幾個形象生動的比喻貼切道出。 5.矛盾沖突寫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