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第二輪專題復習 現代文閱讀
4..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詩句,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這樣什么作用?
二 話 說 知 音 林非
兩千多年前的這個關于知音的傳說,已經深深地珍藏在無數華夏子孫的心坎里,有時發出細微的聲響,讓人們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時卻又像颶風似的咆哮,催促人們趕快付諸行動。神往和渴求充滿了崇高友誼的知音,是一種多么純潔而神圣的情操。
說的是春秋時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專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鐘子期竟會聽得出神入化。當他將仰慕著高山的情思注入音符時,鐘子期立即慷慨激昂地吟詠著:“巍巍乎若泰山!”當他揮舞手指彈出浩蕩迸涌的水聲時,鐘子期又像是站在滾滾的江河之濱,禁不住心曠神怡地叫喊起來:“湯湯乎若江河!”對這變幻無窮和神秘莫測的琴聲,怎么能感應得如此絲毫不差,竟猶如從自己心弦上盤旋著飛翔出來的?如此神奇地領悟和熟稔伯牙彈奏出來的裊裊情思,真像是變成了他的化身一般。這怎么能不讓伯牙萬分興奮感激?困此當鐘子期死去之后,他就再也沒有心思觸摸琴弦了。知音難覓,怪不得唐代的詩人孟浩然,要反復地感嘆“恨無知音賞”和“知音世所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