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沖刺復習 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第三課時)
b.抓思路辨層次。句群圍繞中心組合句子,總是按一定順序,或按時間、或按空間、或按邏輯聯系等。結構關系或總分、或并列、或層遞、或轉折等。
c.抓標志。句與句之間,往往有銜接的語言標志,如“首先”、“其次”、“開頭”、“接著”等。還有指代詞或上下旬照應的詞語以及關聯詞語等。另外,還有語法、事理、氛圍等其他連貫標志。
詩詞排序和嵌入,解答此類題應利用詩詞的特點。首先從押韻角度考慮:找出押韻的句子,然后將押韻句子排在偶數句,有的也可放在第一句,不押韻的放在奇數句;其次是根據對偶特點排序:凡能形成對偶關系的要結合起來,對偶句應放在三、四句或五、六句位置(律詩),也可放在一、二句或三、四句(絕句);然后再考慮意義關系。詞的排序和嵌入主要是記住初高中所學的幾首詞的基本格式,如共有多少句,每句多少字等;然后根據詞句的意義關系來排序嵌入。
連貫是從語言的組合銜接上對語言運用提出的要求。一篇之中,先說哪一段,后說哪一段;一段之中,先說哪一句,后說哪一句,都要作通盤考慮,合理安排,盡可能使文章前后貫通,語意暢達,一氣呵成。要使文章語言連貫,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 保持統一的話題
敘述一件事情,或者說明一個道理,要保持話題的前后統一。每個句子要圍繞統一的話題,使句子的話題與段的話題一致;每個段要圍繞統一的話題,使段的話題與全文的話題一致。話題前后統一,是保持語言連貫的首要條件。話題往往就是主語,在連續表述中,最好不要輕易改變主語。
例: 二諸葛老婆追出來,二諸葛把她擋了回去,她還罵個不休。(應將第二分句改為被動句式,刪去后一個“她”字。)
再如: ①我對松樹懷有敬意的更重要原因卻是它那種自我犧牲精神。你看,松樹的葉子可以榨油,松樹的干是用途極廣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紙原料;松樹的脂液可制松香、松節油,是很重要的工業原料;松樹的根與校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說在夏天它自己用枝葉擋住炎炎烈日,叫人們在綠陰如蓋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們前進的道路。總之一句話,為了人類,它的確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陶鑄《松樹的風格》)
這段話歌頌松樹的自我犧牲精神。第一句總提對松樹的自我犧牲精神懷有敬意,第二、三句分述它為人類獻身的具體表現,最后一句總結。每一句都圍繞這個統一的話題展開,語意連貫、自然。
幾句話說明一個話題,或幾段話表述一個中心,中間不要插人與這一話題或這一中心無關的話。否則意思跳躍或中斷,話題轉移,影響語言的連貫。例如:
②到今年2月初,原定的研究工作已經完成,部分研究成果已發表在最新一期的時京大學學報》上。這雖然還是初步的研究成果,但它的巨大意義是不難理解的。在長達1.6億多年的中生代,……尤其對了解恐龍在6000)多萬年前滅絕的原因,更為重要。而這些研究均極為困難,因為很有用的研究材料太少了。這段話主要是說明研究恐龍蛋化石的重大意義,后邊突然插入“而這些研究均極為困難”一句,致使話題轉移,影響了語言的連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