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二教案字形
“識記現代漢語漢字的字形”是高考語文試題的常考點,命題以《現代漢語常用字表》《普通話異形詞整理表》為依據,重點考查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使用頻率較高而又容易寫錯的字。
通過對近幾年高考試題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本考點所考查的內容主要是:①形近字,如“惦”(念)與“掂”(量);②音同音近字,如“投機倒把”的“倒”誤寫為“搗”;③音同形近字,如“國籍”的“籍”誤寫為“藉”。試題備選項中一般涉及對16個字的正確識記。要求選全對的,選有錯的,選錯一個或錯兩個的。能力層級為a級,分值為3分。
“據義辨形”是辨析漢字字形的最根本的方法。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除了少數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外,絕大多數為形聲字。而形聲字的形旁表意,即根據其形旁來判斷字的意義。反過來,我們可以根據詞語中某處語素的意義來判斷該語素(漢字)的字形是否正確。例如:同音字(槍)“桿”、(麻)“稈”與(竹)“竿”,“桿”從“木”,指“器物的像棍子的細長部分”;“稈”從“禾”,指“某些植物的莖”;“竿”從“竹”,指“竹竿子或類竹竿的東西”。形近字“贗”(品)與(義憤填膺),“贗”從“貝”,指“偽造的物品”,“膺”從“月”(肉),指胸。因此,在漢字復習時,一定要結合字義理解記憶。平時要注意積累,擴大詞匯量,有些字之所以認不準,往往因為對它不熟悉,甚至從來沒見過。沒有一定數量的字詞識記,是不可能形成語文能力的。
XX年高考“考試大綱”規定:“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的字音”。正確識記漢字的字形包括區分形近字、同音字、同音兼形近字、不寫錯別字等,不死摳生字、難字。
識記字形一定要與理解字義緊密結合,可以借助造字法,從偏旁的異同來推敲詞義,也可以借助詞語結構、典故出處、歷史文化常識、生活經驗等來推敲詞義,進而記住字形。在漢字復習時,一定要結合字義理解記憶。平時要注意積累,擴大詞匯量,有些字之所以認不準,往往是因為對它不熟悉,甚至從來沒見過。
根據“考綱要求”,參照近三年高考實踐,“字形”考查將以“常用”基點,以形似字、形聲字、同音字為考查重點,語料為學生習作、傳媒用語、日程生活三方面,題型將單項選擇題、語境辨析題、綜合音義題、主觀表達題等,其中選擇辨析為經典題型。
形似字備考策略:①形似字應注意聯想積累。如,“縱橫捭闔”中“捭”,可聯想為“脾p픓啤p픓俾bǐ”;②形近、形似字應注意相互之間的細微差異。如“疏浚 皴裂 逡巡 日月如梭 怙惡不悛”的“浚、皴、逡、梭、悛”差別非常細微;③應在具體語境中體察真偽。如XX年浙江高考題。
錯別字備考策略:⑴①弄清種類。讀音相同相近,如“食不果腹”誤為“食不裹腹”;②字形相似。如“氣概”誤為“氣慨”;③意義混淆,如“湊合”誤為“湊和”;④不明典故,如“墨守成規”誤為“默守成規”。⑵形旁析錯法。如“燥”“躁”“澡”“噪”,形旁為“火”,就有“干燥”;形旁“足”,則有“煩躁”“急躁”;形旁為“水”,有“洗澡”“澡盆”;形旁為“口”,就有“噪音”“鼓噪”等,⑶結構推斷法。即通過對詞語結構分析,可準確快捷地推斷出字形正誤。如“按跡循蹤”,本詞是兩個介賓短語,因“跡”與“蹤”同義,故“按”與“循”也同義,均為介詞“依照”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