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成語專題復習教案
2 、應答
漢字既是復習的重點,又是難點。應答時要從漢字?quot;三要素"--音形義入手,整體把握。
(1) 注意音同形近字
辨析這類字就要結合語境,借助成語的構成方式和漢字的構字法等,從意義上正確判斷。成語具有固定性,其構成方式有并列式、動賓式、主謂式等,而尤以并列式為多。在并列式成語中,又常常是兩個結構相似的短語組合在一起,且意義有相關之處。抓住了這一點,正確辨析成語中的錯別字問題就不太大了。如"蘗根禍種"(1999年全國卷),其中"蘗根"和"禍種"都是相同的偏正結構,"種"和"根"意義相關,"蘗"和"禍"意義也應該相關。而從構字法來看,"蘗"從"木"部,是萌芽之意,與"根"無關,由此可斷定是錯別字,應改作表罪惡意義的"孽"。同類的還有"紛至踏來"(1997年全國卷)中的"踏"應改為"沓","貪臟枉法"(1997年全國卷)中的"臟"應改為"贓","積毀消骨"(1997年全國卷)中的"消"應改為"銷","嬌生貫養"(XX年全國卷)中的"貫"應改為"慣","嘻笑怒罵"(XX年北京春招卷)中的"嘻"應改為"嬉"。
對于由其它方式構成的成語,辨析錯別字一般是結合構字法,分析漢字的部首或偏旁,理解字義。如"針貶時弊"(1997年全國卷)中的"貶",從"貝"字部,本指價值降低,與該成語無關,正確的應是?quot;石"部表治病石針之意的"砭"。同類的還有"脫潁而出"(1997年全國卷)中的"潁"應改為"穎","不徑而走"(1997年全國卷)中的"徑"應改為"脛","氣沖宵漢"(1999年全國卷)中的"宵"應改為"霄","功虧一匱"(北京春招卷)中的"匱"應改為"簣","慘絕人圜"(XX年全國卷)中的"圜"應改為"寰"。
(2)注意音同形異字
平時人們在認讀一些字時,形成了思維定勢。如果望文生義,就會出錯。對于這類讀音相同形體相異的字,就要結合語境和漢字的構字法加以分析。如"一愁莫展"(1999年全國卷)常常被理解成發愁沒有辦法,而實際上?quot;一籌莫展",指一點辦法都想不出,"籌"是計策辦法之意。同類的還?quot;人才匯萃"(1997年全國卷)中的"匯"應改為"薈","人情事故"(1998年全國卷)中的"事"應改為"世","不循私情"(XX年北京春招卷)中的"循"應改為"徇","融匯貫通"(XX年全國卷)中的"匯"應改為"會","決無僅有"(XX年北京春招卷)中的"決"應改為"絕","大聲急呼"(XX年北京春招卷)中的"急"應改為"疾","無計于事"(XX年北京春招卷)中的"計"應改為"濟"。
(3)注意音異形近字
這類字在成語考查中出現較少,近些年只有1999年全國卷考了一個。?quot;撲溯迷離",其中的"溯"應改為"朔"。
三、句中運用
1 、測試
XX年《考試說明》對此項測試內容的要求是"正確使用成語",能力等級是d 。測試形式上,一般要求"選出使用恰當的一句",如1999年到XX年的全國卷,XX年的北京春招卷;也有"選出使用不當的一句"的,如XX年北京春招卷。
2、 應答
成語在結構上是個短語,但在使用上只能當一個詞來用。因此,正確使用成語和使用實詞原則上沒有什么區別。通常要注意這些方面:
(1)色彩不明 成語從色彩上分為感情色彩和語體色彩,從感情色彩上又可分為褒義、中性、貶義,從語體色彩上又可分為書面語和口語。在使用過程中,必須辨明色彩,否則就會誤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