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語文提分策略:如何寫好議論文
XX高考語文總復習提分策略:如何寫好議論文一、學會事例分析
1.評價分析法
評價分析法,就是在引述事例后,對所引述的事例作適當的評價,從而使自己的觀點得到印證。例如,在論“節儉”時,引用了“曾國藩以儉誡子,其子曾紀澤終成出色的外交家;方志敏居官不貪,一生清貧,千古留名”的事實后,接著進行分析: 是的,“儉者心常富”,節儉能培養人同困難作斗爭的勇氣和意志,而這正是一個人立業最重要的素質。從這個意義上說,有人說饑餓是人生的佐料,吃苦是一種資本也不無道理,而自覺戒奢尚儉則更是促人修身養性,磨煉意志的有效途徑。 這里,作者緊扣論點,對論據進行了評價性分析,這種評價分析使作者的觀點得到強化。 2.意義分析法
意義分析法,就是對作為論據引用的概念、學說或主張的意義加以解釋、說明或闡發。特別是所引用的論據來源于較難理解的文言文或經典著作中艱深難懂的語句時,運用意義分析法是十分必要的。意義分析時可由小見大,可從效果、價值、影響等進行高度評價或揭示危害。如: 還有德國總理勃蘭特,19世紀80年代訪問波蘭時,虔誠地跪在被納粹分子殺害的人的墓碑前。這一跪,不僅顯示了德國人民對自己所犯下的罪行的懺悔,也跪出了勃蘭特高尚的人格魅力。 這一段文字就是意義分析,高度評價這種行為。由此可見只有經過意義分析,論據的含義才會更加明晰,讀者也才能較容易地從這一寓言中認識到環境是成才的重要因素這一道理,論據的論證力量才能充分地顯示出來。 3.求質分析法
求質分析法,就是透過論據所提供的現象揭示出事物本質的一種分析方法。運用此法的關鍵是準確地抓住蘊涵在論據中的本質的東西。例如論證“弄虛作假行不通”這一觀點時,先引述南郭先生的事例,然后進行分析: “濫竽充數”四個字概括得好,好就好在點出了南郭先生的要害——“充”。南郭先生不會吹竽,本來無可厚非,但他不該不會裝會,弄虛作假,冒充內行,而且一味裝下去,靠蒙騙過日子,以致落得個逃之夭夭,貽笑大方的結局。 這里,作者抓住了南郭先生弄虛作假、不懂裝懂的實質,并用一個“充”字點出了南郭先生的要害,點明了所引事例的本質。求質分析法往往能一語中的,在論證上也就有一字千金之效。 4.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論據所述的事實,并據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種分析方法。事出必有其因。我們可以依據事物發展變化的因果關系,由事物發展變化的結果,推導出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從而揭示出一定的生活規律,使事例有力地證明觀點。例如《靠奮斗沖破“埋沒”的壓力》一文中引用愛因斯坦和華羅庚這兩個事例的一段分析: 為什么他們沒有因“埋沒”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樹?因為他們不甘心忍受被“埋沒”的命運;不管在怎樣不利的情況下,他們始終沒有喪失向上的勇氣和力量;他們堅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馬,終有奮蹄騰飛的日子。因此,他們在“埋沒”的情況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奮斗,終于沖破“埋沒”,脫穎而出。 本段文字就是通過分析兩人“脫穎而出”的原因,闡明了“向上的勇氣和力量”和“努力拼搏奮斗”對人的直接影響,發揮了事例的論證作用,直接論證了“要靠奮斗沖破埋沒的壓力”的觀點。 5.條件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