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語文科普類文章閱讀
在許多人看來,梭羅落落寡合,喜歡孤身獨處。如果僅僅是這樣認為,也許是對他的曲解。梭羅到瓦爾登湖邊的山林中居住,不是避世,不是隱居。他反對過美國的奴隸制度,反對過美國對墨西哥的侵略,他倡導過“公民的不服從”的思想,他曾因拒絕交稅而坐過監獄,單從這些就可看出他也是積極走向人生的。
梭羅注重生活的自由,他喜歡在大自然中過簡樸生活,這是他對自由、對個人價值執著追求的表現。他并不在意某一種外在的生活方式,他只是想生活得隨便、簡單、自在。想到瓦爾登湖邊的山林中時,他就來了,覺得住夠了時,就又走了,沒有任何的偽飾和造作。
8.下列有關梭羅和《瓦爾登湖》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說梭羅的生平“耐人尋味”,是強調梭羅一生的追求值得人們仔細體會。
b.梭羅嘗試寫作是受到愛默生和奧爾科特的影響。
c.梭羅到瓦爾登湖獨居就是為了安心寫作《瓦爾登湖》。
d.《瓦爾登湖》在“十本構成美國人性格的書”中位居榜首,這表明美國人喜愛獨處的生活方式。
【解析】 b項,文中沒有關于奧爾科特是否對梭羅有影響的信息。c項,梭羅獨居的目的是要找一處僻靜之地靜靜地思考人生,而非寫作。d項完全是無中生有。
【答案】 a
9.為什么說《瓦爾登湖》是“一本寂寞、恬靜、智慧的書”?請聯系全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評價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的能力。對于《瓦爾登湖》這本書,這句話用了三個詞來概括,回答時必須抓住這三個詞,但需注意的是,這三個詞修飾的是這本書,而不是梭羅本人。書的寂寞源于人們的不理解,它的恬靜和智慧則源于書的內容。
【答案】 ①很多人對梭羅存在著曲解,自然也不是真正理解《瓦爾登湖》,因此它是寂寞的;②《瓦爾登湖》記錄的簡單淳樸的生活,能讓人享受到內心的輕松和愉悅,所以是恬靜的;③《瓦爾登湖》記錄的是梭羅在孤獨中對人生進行的思考和探索,所以是智慧的。
10.梭羅在瓦爾登湖畔獨居與中國古代文人的隱居是否相同?為什么?請聯系全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回答這道題時要真正理解梭羅,理解他到瓦爾登湖邊獨居的真實目的。文章倒數第二段有作者認為他“不是避世,不是隱居”的直接原因,概括時不要抄錄原文;另外,最后一段對梭羅隱居的意義表達得非常清楚,答題時可作參考。
【答案】 不同。中國古代文人的隱居是避世的,而梭羅不是,他選擇獨居,只是將時間騰出來深刻思考,品味人生;他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是積極走向人生的;這種簡樸的生活,是他對自由、對個人價值執著追求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