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閱讀•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
高三語文復習講座(37)
高考對文學鑒賞的總要求是:“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本講只說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
一、什么是文學作品的形象
文學作品的形象是指文學作品的創造出來的生動具體的激發人們思想情感的生活圖景,通常指文學作品塑造的人物及其精神面貌和性格物征。譬如魯迅筆下的河又、孔乙己、祥林嫂,茅盾筆下的吳孫甫,曹禺筆下的周樸園、繁漪、魯侍萍等,都是著名的文學形象。平時課堂教學中,老師引導我們所做的人物性格分析,實際上就是做的鑒賞文學形象的工作。
高考在現代文閱讀中提出:“鑒賞文學作品形象”的要求已有許多年,但是,近若干正面考查鑒賞文學作品形象的能力,還只有XX年春季考試中心一道題。我個人覺得,在強化文學鑒賞能力考查的現在,就越應重視它,因為考的可能性在增大。
二、鑒賞文學形象的目標
鑒賞文學形象的具體目標有兩條: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義;二是簡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1]高等教育
司玉笙
強高考落榜后就隨本家哥去沿海的一個港口城市打工。
那城市很美,強的眼睛就不夠用了。本家哥說,不賴吧?強說,不賴。本家哥說,不賴是不賴,可總歸不是自個兒的家,人家瞧不起咱。強說,自個兒瞧得起自個兒就行。
強和本家哥在碼頭的一個倉庫給人空縫補篷布。強很能干,做的活兒精細,看到丟棄的線頭碎布也拾起來,留作備用。
那夜暴風雨驟起,強從床上爬起來,沖到雨簾中。本家哥勸不住他,罵他是個戇蛋。
在露天倉垛里,強察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起的篷布。待老板駕車過來,他已成了個水人兒。老板見所儲物資絲毫不損,當場要給他加薪,他就說不啦,我只是看看我修補的蓬布牢不牢。老板見他如此誠實,就想把另一個公司交給他,讓他當經理。強說,我不行,讓文化高的人干吧。老板說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種東西!
強就當了經理。
公司剛開張,需要招聘幾個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輕人當業務員,就在報紙上做了廣告。本家哥聞訊跑來,說給我弄個美差干干。強說,你不行。本家哥說,看大門也不行嗎?強說,不行你不會把這里當成自個兒的家。本家哥臉漲得紫紅,罵道,你真沒良心。強說,把自個兒的事好才算有良心。
公司進了幾個有文憑的年輕人,業務紅紅火火地開展起來。過了些日子,那幾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知道了他的底細,心里就起毛說,就憑我們的學歷,怎能窩在他手下?強知道了并不惱,說,我們既然在一起共事,就把事辦好吧,這個經理的帽兒誰都可以戴,可有價值的并不在這頂帽上……
那幾個大學生面面相覷,就不吭聲了。
一外商聽說這個公司很有發展前途,想洽談一項合作項目。強的助手說,這可是條大魚啊,咱得好好接待。強說,對頭。
外商來了,是位外籍化人,還帶著翻譯、秘書一行。
強用英語問,先生,會漢語嗎?
那外商一愣,說,會的。強就說,我們用母語談好嗎?
外商就道了一聲“ok”。說完了,強說,我們共進晚餐怎么樣?
外商遲疑地點了點頭。
晚餐很簡單,但有特色。所有的盤子都盡了,只剩下兩個小籠包子,強對服務小姐說,請把這兩個包子裝進食品袋里,我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