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高考語文古詩文復習1
安石議論高奇,能以辨博濟其說,果于自用,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于是上萬言書,以為:“今天下之財力日以困窮,風俗日以衰壞,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則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傾駭天下之耳目,囂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收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自古治世,未嘗以財不足為公患也,患在治財無其道爾。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閭巷草野之間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為常,而無一旦之憂乎?愿監茍且因循之弊,明詔大臣,為之以漸,期合于當世之變。 臣之所稱,流俗之所不講,而議者以為迂闊而熟爛者也。”后安石當國,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書。
時有詔舍人院無得申請除改文字,安石爭之曰:“審如是,則舍人不得復行其職,而一聽大臣所為,自非大臣欲傾側而為私,則立法不當如此。今大臣之弱者不敢為陛下守法;而強者則挾上旨以造令,諫官、御史無敢逆其意者,臣實懼焉。”語皆侵執政,由是益與之忤。以母憂去,終英宗世,召不起。
熙寧元年四月,如造朝。入對,帝問為治所先,對曰:“擇術為先。”帝曰:“唐太宗何如?”曰:“陛下當法堯、舜,何以太宗為哉?堯、舜之道,至簡而不煩,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難。但末世學者不能通知,以為高不可及爾。”帝曰:“卿可悉意輔聯,庶同濟此道。”
二年二月,拜參知政事。上謂曰:“人皆不能知卿,以為卿但知經術,不曉世務。”安石(對曰:)“經術正所以經世務,但后世所謂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為經術不可施于世務爾。”上問:“然則卿所施設以何先?安石曰:“變風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為然。于是農田水利、青苗、均輸、保甲、免役、市易、保馬、方田諸役相繼并興,號為新法,遣提興官四十余輩,頒行天下。
(《宋史•列傳第八十六》)
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b.法其意,則吾所改易更革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c.不至乎傾駭天下之耳目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d.然則卿所施設以何先何可勝道也哉?
【解析】 b.均為連詞,表示假設關系,譯為“那么”。a.助詞,表停頓/代詞,……的;c.介詞,于/語氣助詞;d.什么/哪里。
【答案】 b
11.以下六句話,全部表現王安石“力主改革、鼎力革新”的一組是 ( )
①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 ②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 ③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 ④陛下當法堯、舜,何以太宗為哉 ⑤變風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 ⑥審如是,則舍人不得復行其職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解析】 ③是說王安石有矯世變俗的志向;⑥是王安石力爭舍人院有權申請刪改皇帝詔書文字。
【答案】 b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王安石在任鄞縣縣令時,為民做了很多有益的事,修筑堤堰,浚治陂塘,使水陸交通得到方便;又貸谷與民,出息以償。歐陽修推薦他考試館職,不去;推薦他為諫官,又以祖母年事已高為由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