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朗誦2篇
<10>都督:掌管督察諸州軍事的官員,唐代分上、中、下三等。閻公:名未詳。棨戟(qǐjǐ):外有赤黑色繒作套的木戟,古代大官出行時(shí)用。這里代指儀仗。
<11>宇文新州:復(fù)姓宇文的新州(在今廣東境內(nèi))刺史,名未詳。襜帷(chān wéi):車上的帷幕,這里代指車馬。
<12>十旬休假:唐制,十日為一旬,遇旬日則官員休沐,稱為“旬休”。
<13>騰蛟起鳳:《西京雜記》:“董仲舒夢(mèng)蛟龍入懷,乃作《春秋繁露》。”又:“揚(yáng)雄著《太玄經(jīng)》,夢(mèng)吐鳳凰集《玄》之上,頃而滅。”孟學(xué)士:名未祥。
<14>紫電青霜:《古今注》:“吳大皇帝(孫權(quán))有寶劍六,二曰紫電。”《西京雜記》:“高祖(劉邦)斬白蛇劍,刃上常帶霜雪。”王將軍:名未詳。
<15>三秋:古人稱七、八、九月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九月。
<16>潦水:雨后的積水。潦,音liǎo。
<17>儼(yǎn):此指昂首,昂頭。驂騑(cān fēi):駕在服馬兩側(cè)的馬。后凡指駕車之馬。漢蔡邕《協(xié)和婚賦》:“車服照路,驂騑如舞。”上路:大路;通衢。崇阿(chóng ē):高丘,高山。明劉基《黃華一首送葉師仁省兄還括蒼》詩(shī):“瞻彼崇阿,維云茫茫。”
<18>帝子、天人:都指滕王李元嬰。
<19>鶴汀(hè tīng):有鶴棲居的水中小洲。鳧渚(fú zhǔ):野鴨棲息的水中小塊陸地。
<20>繡闥(xiù tà):裝飾華麗的門。雕甍(diāo méng):雕鏤文采的殿亭屋脊。唐虞世南《怨歌行》:“紫殿秋風(fēng)冷,彫甍白日沉。”
<21>閭(lǘ)閻:里門,這里代指房屋。鐘鳴鼎食:古代貴族鳴鐘列鼎而食,喻大業(yè)門戶。
<22>舸:《方言》:“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謂之舸。”青雀黃龍:船的裝飾形狀。軸:通“舳(zhú)”,船尾把舵處,這里代指船只。 津:即渡口。
<23>彩:日光。徹:通貫。
<24>響窮:響,回響;窮,窮盡、遍布。響窮,即響遍。彭蠡:古代大澤,即今鄱陽(yáng)湖。
<25>衡陽(yáng):今屬湖南省,境內(nèi)有回雁峰,相傳秋雁到此就不再南飛,待春而返。
<26>甫:剛剛、初始、才。遄:迅速、頓時(shí)。
<27>爽籟:管子參差不齊的排簫。一說(shuō)清風(fēng)激物之聲。劉良注:“爽,清也;[,風(fēng)激物之聲也。”
<28>白云遏:形容音響優(yōu)美,能駐行云。《列子·湯問(wèn)》:“薛譚學(xué)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于郊衢。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
<29>睢園綠竹:睢(suī)園,即漢梁孝王菟園。《水經(jīng)注》:“睢水又東南流,歷于竹圃……世人言梁王竹園也。”
<30>彭澤:縣名,在今江西湖口縣東。陶淵明曾官彭澤縣令,世稱陶彭澤。樽:酒器。陶淵明《歸去來(lái)兮辭》有“有酒盈樽”之句。
<31>鄴水:在鄴下(今河北省臨漳縣)。鄴下是曹魏興起的地方。朱華:荷花。曹植《公宴詩(shī)》:“秋蘭被長(zhǎng)坂,朱華冒綠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