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越朗誦2篇
b:你是說,憑我纖弱的身體和細膩的感情,一定無法承受失去你的悲痛?
a:所以我說寧愿你先死去,讓我來忍受一切的痛苦!誰知,到底還是我先你而去···我愛你!然而天下重任使我不能繼續擁有愛你的權利!意映卿卿,再一次呼喚你的名字···
b:我的名字,充滿著你的愛戀,千百年后,我也無怨。
a:我的眼里,充滿了你的淚水,千百年后,我也無怨!意映卿卿,我愛你···
b:覺民,天亮了···
齊越朗誦(2):
徽州女人 作者:清舞
上個世紀初
在古老的徽州
有一個
或一群女人的命運是這樣的
……
灰黑白色調的院圍巷道,眼睜睜,一個女人由少到老,空守了三十五年的光陰,守的是一份虛無的愛,守的是一份枯澀的情。
黃梅戲《徽州女人》中,韓再芬調動了全部的感情,為在場的左右觀眾講述著這樣一個故事。
我家夫子雖來皖兩年不到,卻對黃梅戲情有獨鐘,只要是比較有名的演出,我都會陪他去一飽耳福。次數多了之后,但凡是坐下來細細聽品,那悠揚婉轉的黃梅調,真的能夠沁入心脾,百轉千回。
《徽州女人》稱得上是近年來的黃梅戲代表作品,韓再芬用那把特殊的嗓音,通過“嫁”、“盼”、“吟”、“歸”四個場景,講述著一個女人的癡、執、賢、忍,從十五歲的花樣年華,熬到五十歲的垂暮之年,熬的僅是一枚空有的名份,一份絕望的悲哀。
女人是寧靜的。通篇聽來看來,僅是她低低的唱,委婉的吟,古老的禮教和文化讓她不識斗大字,卻懂得萬種情。那個睡夢中才會出現的丈夫,仍如相親時她曾偷望見過的那樣,偉岸瀟灑。你聽她唱:
隔著窗欞偷眼望哎。
細雨蒙蒙遮青山也。
青山腳下一把傘哪,
傘下書生握書卷哎。
高高的身材,寬寬的肩啊,
一條烏黑的長辮垂腰間呀,
……
那么多的欣喜被她羞澀地藏在蓋頭里,窩在心窩里,小心翼翼地收藏。懷著對婚姻生活的向往,她被抬進了門。她從來沒有懷疑過等待她的將是什么,即便是知道了未曾謀面過的丈夫為求功名已然離去,也僅是在失望之后擦干眼淚,柔柔地說道:
“求功名,好喂!”
于是,守著一條男人的辮子,度過了一個孤獨的洞房花燭。既而度過了漫長的三十五載春秋。
她的喜是小小的,她的悲也是低低的,壓抑在心頭,不是不愿意釋放,而是再無力氣去釋放。大悲大慟需要一些導火索,或者說需要一些大的刺激,而她呢,竟猶如被放置在微火煎熬的油鍋中,慢慢的叫她由希望,到失望,再到絕望。絕望的時候,縱有千言萬語,也只能和淚而吞。
女人是堅強的。花開花落,年復一年,縱使丈夫依舊杳無音訓,她仍心懷著希望,恪守作媳婦的本分,清晨即起,灑掃庭除,孝順公婆,喂養小叔。甚至于公婆對于那個離家的兒子都不再抱有希望,而令她也改口稱其為爹娘,她也并沒有因此而放棄。日子,長著呢,她期待著能有一天,與她的夫相伴而坐,他渴了,她為他沏茶;他餓了,她為他烹飪。只要能夠實現這樣小小的愿望,哪怕再等個十年,她也甘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