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長在慶祝教師節暨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三是健全目標化教育科研機制。科研興校、科研興教,是必須堅持的教育理念。我們必須改變教科研策略,采取目標化管理,增強教科研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實踐性。一要以學科基地建設為載體,建立覆蓋不同類型學校的教科研網絡;二要以新課程改革為中心,形成小學、初中和高中教科研的有機聯系,將教研與“考研”(中考、高考研究)結合起來;三要以有效性評價為導向,將教研與質量相掛鉤,在教師職評等方面,強化論文質量,淡化論文數量,增強教科研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上的有效性。
四是健全素質化隊伍建設機制。培養一支素質精良的教干隊伍和教師隊伍,是保證質量持續提升的不竭動力。隊伍建設事關事業成敗,下面我還要專門來談,這里不再作具體闡述。
五、以構建科學的教育內部管理體系為動力,著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增強加快教育發展新活力。
今年起,我國將進行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和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改革,這將對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產生重大影響,時期,我們要緊緊抓住事業單位改革、基礎教育發展和中小學教師供求關系發生變化的有利契機,以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以全面實行新任教師公開招聘制度、不斷完善以崗位設置管理為基礎的聘任制度、大力推進城鄉教師交流制度、逐步建立崗位績效工資制度為主要內容,積極穩妥地全面推進和深化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構建科學規范的教師人事制度體系。為此,將著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以規范崗位設置工作為基礎,進一步深化中小學教職工全員聘用制改革。堅持按需設崗、精簡高效、分類指導、均衡配置并適當向農村地區傾斜。把中小學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作為今后人事工作的重要任務,確保順利穩妥實施。二是堅持“凡進必考”原則,創新教師補充機制。繼續推進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制度,嚴把教師入口關,吸引優秀人才從教。三是繼續大力推進教師交流。在編制管理上,積極探索用一定的流動編制支持城鎮教師到農村支教;在激勵機制上,實行評定中小學教師專業技術職務、公開招聘新任教師、教師評優評先等向農村教師和支教教師傾斜;在支教形式上,采取長期支教與短期支教相結合、城鄉對口支教與區域互動交流相結合;在管理監控上,對支教教師實行跟蹤管理,對送教學校和受教學校實行捆綁考核,使支教工作發揮實效。四是健全動態管理機制。逐步建立并實施教干和教師定期輪崗制度,探索實行教干校際間定期交流,教師區域內定期輪崗,以此來激活教師隊伍,優化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
六、以實施合格學校建設為契機,著力推進教育重點工程,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新進程。
一要全力抓好合格學校建設工作。目前,農村中學“四項配套工程”建設正進入關鍵時期,各校要按照既定的實施方案,強化領導,扎實措施,規范操作。相關部門要認真做好指導、調度、督查、考核工作。要繼續堅持做到“四個確保”:一是確保工程進度,保證基礎設施建設和自配儀器、設備的配置按時完成到位;二是確保工程質量,基礎設施和自配儀器、設備要嚴格按照省合格學校建設《基本標準》要求,配足、配好;三是確保資金投入,要多方籌措資金,保證工程需要;四要確保順利通過省驗收,明年全市農村小學將全面實施“四項配套工程”,各小學要認真借鑒初中的實施經驗,早準備、早規劃、早啟動,力爭在XX年底之前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的“四項配套工程”建設全部通過省驗收。在合格學校創建中,特別要注重發揮好工程效益,管好、用好各種設施設備,使其在教育教學中發揮最大效益,要通過合格學校創建促進學校辦學條件和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最終實現教育的優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