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基層社建設情況的調查報告
2、對實行職工全員置換身份的基層社,通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形式吸收已置換身份的職工或農民,重組新的基層社。基層供銷社通過股份有限責任制的改造,既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的體制和機制,又堅持合作制的原則,完善和發展壯大組織體系,實現基層供銷社經濟成分的多樣化、產權的多元化,擴大基層供銷社的民辦性、群眾性,增強合作性、聯合性。易縣的西山北供銷社經營設施老化嚴重,曾一度試圖引市入院,且已將大院內全部設施拆除,門店停業。但因運作不周和決策失誤,導致擱淺。縣社面對這一被動局面,大膽設想,周密論證,形成了開發商業街的方案。此舉促動了鄉政府小城鎮建設的規劃,一舉雙贏,試點工作取得成功。改造項目總投資280萬元,供銷社置換營業面積1300平方米,資產增值100萬元,供銷社面貌一新,成為當地的經濟亮點。
3、對基層社布局進行優化調整,按照培育骨干社,組建中心社,兼并托管弱小社的要求,優化基層社布局結構,擴大規模,增強實力。
清苑縣按照“發展壯大一批,破產淘汰一批”的原則,對基層社進行了戰略重組,在對馬莊、白城、北店三家資不抵債基層社破產的基礎上,32家基層社合并為18家,并全部實行了社有資產法人代表有償占用責任制的改革形式,恢復了供銷社的傳統優勢,強化了基層社的流通職能。
4、通過發展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來建設基層供銷社,積極推行專業社、協會等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與基層供銷社的一體化建設模式。基層供銷社可以是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也可以是基層供銷社。
清苑縣李莊供銷社在傳統購銷業務嚴重萎縮的情況下,創建了李莊供銷社草莓專業合作社,積極為社員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系列化服務。組建以來,在產前以進價為社員供應草莓專用肥;產中聘請農業專家提供技術服務;產后積極尋找銷路,解決社員賣莓難的問題,同時,在草莓收購時規定,社員的草莓按當地市場當天的最高價格收購,出現差價,在當天收稱時補齊,有效的避免了社員由于交售不及時造成的損失,極大提高了社員的種植積極性。截止目前,已累計為社員銷售草莓1000多萬斤,并通過開展草莓初加工業務,實現為農增收148萬元。
(三)抓服務創新增魅力。在基層社改造過程中,千方百計尋求基層社發展的途徑,把提升基層社自身實力放在重要位置,立足做好服務“三農”文章,努力擴展經營。
1、大力興辦專業合作社,積極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目前,改革重組后的相當一批基層社已經通過大力發展專業合作社,成為了引領當地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業產業化、助農增收的骨干企業和中堅力量。一是與當地的農業產業化相結合發展專業合作社。充分發揮“平臺”作用,圍繞當地的主導產業(或產品)、特色產業,采取引導農民自辦、與農民聯辦、支持能人領辦、依托基層社組辦等靈活多樣的方式,大力發展專業合作社。二是與自身的經營、服務相結合發展專業合作社。充分發揮終端作用,運用流通網絡通過把專業合作社的產品送進城市超市或農家店的方式,把專業合作社納入流通網絡體系。同時,積極推薦名優產品,進入總社的“千社千品”富農工程,充分發揮基層社的服務功能,為專業合作社提供科學技術、產品銷售、農資供應、各類中介等綜合服務。三是與基層社改組、改造相結合發展專業合作社。充分利用基層社各種資源,促進基層社資產、人員與農民相融合,積極吸引農民入股、入社,可采取“一套人馬,兩塊牌子”,把現有基層社改造成專業合作社,使基層社既能享受專業合作社的各項優惠政策,增強發展后勁,又能充分發揮其在科技、信息、流通渠道、倉儲場地、服務體系等方面的優勢,真正與廣大專業農戶結成利益共同體。
高碑店市新城供銷社成立的新城胡蘿卜蔬菜專業合作社,通過為種植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的系列化服務,大大提升了當地胡蘿卜等蔬菜的種植水平和收益。也使專業合作社由成立之初的幾十名社員發展到目前的2450名,從而帶動了三鄉兩鎮、13000多農戶的種植,面積達到5萬畝,為以新城鎮為中心的胡蘿卜種植區被列為國家級無公害胡蘿卜示范基地做出了突出貢獻。
2、積極開農村社區綜合服務服務中心建設,強化為農服務功能。基層社通過積極吸納社會資金,引入市場機制,采取能人領辦、職工參辦、部門聯辦等多種方式把自身改造成了農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并充分發揮供銷社在農資和生活資料供應、棉花購銷、煙花爆竹經營等方面的優勢,通過連鎖配送把銷售的終端建立村級綜合服務站,為農民生產、生活提供全方位、零距離、安全、實惠的便利服務,有效地凈化了當地農村市場,維護了市場秩序,既解決了農民買難,又解決了企業賣難的問題;并通過提供便捷、優質的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了當地農村居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需求,把一批農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辦成了農民看得見、信得過、留得住、離不開的為農服務實體。樹立了供銷社良好的社會形象。
高碑店市楊漫撒供銷社在高碑店市社的大力支持下,緊密結合經營實施改造,扎實推進、穩步實施,先后籌資140多萬元對基礎設施進行了改造、完善;購置了健身器;對服務中心門店進行了整修,統一了牌匾標識和服務公約。基本形成了以農資、日用消費品、餐飲、農機維修、娛樂、醫療、健身等為主要內容,集信息交流、休閑娛樂、購物交易等多種功能于一身的綜合服務中心。僅XX年年楊漫撒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為農民測土施肥就達40余次,送肥到家或田間的有700余噸,本鄉銷售噸,周邊縣市和其它鄉鎮1300余噸、農藥9噸,全鄉農資市場占有率達75%以上。日用消費品銷售額就達到了500萬元,比建成服務中心前提高了兩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