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現代課程觀》讀書筆記
如果用4r的課程標準——豐富性關聯性回歸性嚴密性來分析當前語文新教材我們可以對語文新教材作以簡單的評析.1從豐富性的角度分析語文應該有自身的歷史背景基本概念和最終詞匯應該以自己的方式解釋作品和文本的豐富性但新教材包括高考考試說明都沒有在這方面做得令人滿意.為了促成課程的轉變課程應該有"適量 "的不確定性異常性無效性模糊性不平衡性耗散性與生動的經驗.而在語文教材和教學中這些概念教師接受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比如當前松江區的教學研究比較強調有效性因此讓一些教師和領導接受"無效性"的確有一定的難度.實際上也許正是因為我們過于強調有效才導致教學的"無效".2從回歸性分析語文教材的片段單元和序列是一種任意的組合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不應把它視為孤立的單元而應是反思的機會.對話是反思和回歸的必要條件.目前構建對話對話課堂形成"學習共同體"的觀念已經在教師中逐漸達成共識但真正轉變成課堂教學行為還需要過程.對于語文教材來說可以反思通過反思可以找到終點但總有找不到起點的感覺這也為注重教學實際的廣大的語文教師提出了挑戰.3從關聯性的角度來看我們當前的課程有優勢有不足.按照懷海特的觀點我們"不必教太多的學科"而是要"完全地教"所教的一切以便讓主要的觀點"形成盡可能多的組合".因此新教材的主題單元強調了這種關聯形成了種種組合.但單元主題之間的關聯不夠因此要求我們教師不僅要使用新教材要能夠自編校本教材甚至生本教材特別要找出課程之間的關聯在自主關聯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洞察力.后現代課程的關聯是內在的是學生的發現的過程而不是教師或教材編寫者主動呈現的.這樣我們就不會對當前新教材的編寫體系再說什么了而是積極主動的構建有關聯性的課程.除了教育關聯還有文化關聯.因此我們的觀點要統一到更廣闊的文化生態宇宙模體之中.于是新教材的教學內容由我們自身到自然社會歷史等各個方面我們可以通過描述和對話形成自己的文化感.4從嚴密性角度分析新課程的嚴密性逐漸減弱從本文作者的觀點進行分析我們走出現代的泥淖并不意味著我們拋棄科學以致走進"蔓延的相對主義"或"感情用事的唯我論".小威廉姆·e·多爾十分強調這一點認為這是"四個標準中最重要的"如果我們記住這句話我們在當前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就會永遠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至于迷失方向.而當前不少教師順應課改潮流但南轅北轍的也有不少以致距離真正意義的后現代是不是越來越遠
附:書中疑難問題
對書中難以理解的詞主要有:
1"社區"是不是佐滕學書中的"學習共同體"
2"隱喻"不是我們所說的比喻中的辭格但似乎有些共同點但很難解釋.
3皮亞杰的"遺傳表型"怎么理解 "遺傳表型"的發生不是由于環境的變化給發生系統留下的印象而是由于這一系統本身是積極的總是尋求有機體內部以及有機體與環境之間的和諧.
4關于"進化與熵"的問題理解難度大."熵"應該是一種量度或程度"宇宙中的熵總是追求最大化.進化與熵"之間的關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