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實習總結
有了第一次的前科,后來的每一節課我用了更多的時間以便能做更充分的準備,進行深入細致的備課,盡量運用多媒體工具,力求準確把握重點,難點,做到思路清晰,層次分明。在每次講課之前盡可能的進行試講,特別是我的板書問題上,力求我的板書看起來整潔、清晰。另外,我還在備課中使用了很多問題,目的是為了學生能在主動思考中領悟其中的原理,能更深刻地體會其中的分析過程。在課上,我多用啟發,引導,探究的教學方式,盡量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發現”知識,從而建構知識。在教學中注意抓住重點,突破難點。講到難點時,注意學生的反饋情況,根據學生的接受情況進行講授。在整節課中注重學生數學思想思維的培養,力求教學生以“漁”而不是“魚”。在課堂上我都嚴格要求自己分析要有條理,深入淺出,語言生動有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后,我會問學生他們的聽課情況,有的學生掌握情況不是很理想,我會在課后對其進行輔導。除此之外,我認真及時地批改作業,并認真分析作業中主要存在哪些問題,做好記錄,并根據他們晚自修提出的問題,總結他們在哪些方面比較薄弱,哪些地方容易解錯,并在下節課中加以糾正和強調。
于是,新課、重復課、習題課并行,對課堂教學有了些許體會:在教的過程中,不能每個內容都由教師直接點出,要適當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甚至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實踐,這樣的話,既能啟發他們的創造思維,也能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課堂氣氛也不至于那么沉悶。總的來說,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設計教學時,不能單純設計教案,要既設計自己的“教”又要設計學生參與的“學”。首先,設計的內容要難度適中,既要面向成績中等的同學,又要兼顧成績較優秀的同學,在學生任務的安排上要科學、得當,不能過于簡單,也不能太復雜;其次,自己必須要對所講內容十分熟識,流暢。
慢慢地上課經驗多了,教態也成熟了。
調研篇
最后,來說說我們的調研工作。在實習出發前,我們就已經選出了調研組長及主要的負責人,初步擬好題目,收集了很多的相關調研資料。但到了紫金中學,我們發現高一新生普遍存在心理壓力,例如不適應新的學習環境、人際交往等,根據心理學上sql—90問卷,調查高一學生主要存在的心理,并對各班實際情況進行初步的分析……
當然,我們的實習生活不僅僅有工作,在生活上我們充分利用國慶假期,到紫金最高的山雞公嶂爬山,到河源市區萬綠湖風景區觀光,每周定時出去吃大餐改善伙食,給過生日的隊友開party,唱k,參加年級教師籃球友誼賽……
實習的這兩個月里,我們就這樣,一直做著,嘗試著,成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