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鄉規劃工作“十二五”規劃
城鎮發展副軸:一條以315省道和正在興建的衡邵高速公路沿線地帶作為城鎮發展布局的副軸線,同時也是縣域次一級的產業發展帶。該軸為串連邵東中部地區城鎮的一條重要軸線,沿該軸線自西向東依次分布有縣城、周官橋、火廠坪、楊橋、水東江等5個城鎮;另一條副軸以八老公路未來市級交通干線構成的城市發展軸,該線北接漣源市、南連祁東縣,由北向南分布斫槽、廉橋、流澤、砂石、火廠坪、佘田橋、靈官殿、石株橋等8個鄉鎮,是該線重要的產業發展。
(三)一廊
以縣道x016線為廊道,自北向南依次分布有流澤、黃陂橋、縣城、仙槎橋、九龍嶺等城鎮,該廊道既是縣域發展副軸線,也是五金產業集群的工業長廊。
(四)四區
根據現狀城鎮體系特點和資源分布狀況,綜合以上自然條件和因素,將縣域劃分四個城鎮經濟區:中部核心城鎮區、東部城鎮密集區、北部城鎮發展區、南部城鎮發展區。
1、中部核心城鎮區:范圍包括縣城、牛馬司鎮、范家山鎮、黃陂橋鄉、周官橋鄉總面積256.4平方公里,總人口30.49萬人,密度1189人/平方公里。該區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交通中心,以二、三產業發展為動力,大力發展商貿業、物流業和機械、醫藥、食品加工業,充分發揮起全縣的輻射帶動作用。
2、東部城鎮密集區:范圍包括火廠坪、流澤、砂石、流光嶺、團山、楊橋、水東江、佘田橋等8個城鎮總面積526.07平方公里,總人口33.25萬,密度632人/平方公里,該區各城鎮有較好經濟基礎和發展條件,又鄰近區域大通道,易接受泛珠三角和周邊大中城市的產業轉移,是邵東未來的主要發展源地之一。十二五規劃火廠坪鎮、團山鎮為縣域次中心城鎮,該區主導產業以再生資源加工、機械、鋁制品、農副產品加工、旅游業,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為主。
3、北部城鎮發展區:范圍包括廉橋鎮、黑田鋪鄉、界嶺鄉、斫槽鄉4個鄉鎮,總面積288.68平方公里,總人口18.43萬,人口密度638人/平主公里,該區區域交通便利,資源豐富,廉橋藥都和中草藥種植基礎條件好,十二五規劃廉橋鎮為縣域次中心城鎮,該區主導產業以中草藥生產、加工、農產品加工、商貿、旅游和特色農業為主,逐步建成我國著名的藥都及藥物集散地。
4、南部城鎮發展區:包括仙槎橋、九龍嶺鎮、野雞坪鎮、靈官殿鎮、魏家橋鎮、雙鳳鄉、簡家隴鄉、石株橋鄉、堡面前鄉等9個鄉鎮,總面積694.82平方公里,總人口35.95萬,人口密度517人/平方公里,該區大多數鄉鎮處于丘陵山地,生態環境好,旅游資源豐富,但交通條件稍差。十二五規劃仙槎橋鎮、靈官殿鎮為縣域次中心城鎮,該區主導產業在重點發展五金工業的同時,提升現有的化工、建材、食品和農副產品加工業的品質和科技創新能力,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生態農業,促進全區各鄉鎮整體發展,增強全區綜合實力,促進社會經濟全面發展。
第二篇 東拓西延,南承北聯,加強區域協調發展
(一)推進區域內產業結構的整合與分工,促進合理的產業協作體系
在壯大邵東自身優勢產業的同時,加強與相鄰地區相關產業的協作,培育產業鏈,協同技術先進區域性主導產業與支柱產業,形成布局合理、協作密切的生產體系。聯合長株潭、衡陽、懷化和婁底等交通樞紐城市優勢,充分利用上瑞、衡邵兩條調整公路和國道、鐵路、機場的條件,加強與湘中、湘東及珠三角的聯系,做強、做大商貿流通業,成為湘中南重要的物資集散地,發揮邵東作為邵陽市東部地區門戶城市的作用。
1、加強與長株潭產業協作發展
充分利用長株潭的科研優勢、較為雄厚的產業基礎優勢和生產服務配套優勢,在鞏固、提高現有配套協作的基礎上,拓展新的配套協作,帶動邵東產業的結構升級。利用邵東的資源優勢,吸引長株潭的資金、技術參與邵東農業資源的開發,共同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規模、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的農產品貿工農一體化龍頭企業,建設區域性的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基地以及創匯農業、生態農業和休閑農業基地。
2、加強與邵陽的產業協調與錯位發展
在醫藥、食品等產業發展上加強與邵陽等地區的協作與錯位發展,以技術打造優勢,以優勢創造特色,優化和重組產業、產品和企業結構,加速邵東工業產業的發展。
發揮各自旅游優勢,開展全方位合作,實施區域連鎖經營。通過共同參與旅游資源的規劃、開發、建設和保護,帶動各自旅游相關產業的發展,形成新一輪旅游消費熱點。
(二)協調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一體化的區域基礎設施網絡
通過區域對外交通發展,整合機場、高速公路、鐵路樞紐,加強邵東與長株潭、邵陽以及新邵、漣源、雙峰、衡陽等縣的交通聯系,加強重要城鎮、重要產業發展地區和交通樞紐的交通可達性。
整合區域機場資源,提高邵東機場的交通可達性,提高其區域影響力。加強與長沙黃花機場、衡陽來陽機場(規劃)和懷化芷江機場(在建)等干線機場的交能聯系;
根據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的“四縱五橫二聯絡線”的公路網絡局、通過中衡邵調整公路(衡邵調整衡邵路段)、一聯絡線(邵東-衡陽-茶陵)的建設打通過外通道,擴大邵東經濟發展腹地。配合邵陽市城鎮體系規劃的“六高速、二國道、三橫五縱”的公路網格局,通過“一縱”(邵東廉橋-邵東火廠坪)、“二縱”(新邵陳家坊-邵陽市-邵東九龍嶺)、“二橫”(邵東火廠坪-邵陽下花橋-武岡-城步茅坪-綏寧)的建設,加強縣域內東西、南北向的公路網絡建設,與周邊大中小各級城市對接。形成便捷、安全、快速的區域交通網絡,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